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2024年最新統計,美國前十大貿易逆差國依序為中國(2,954億美元)、歐盟(2,356億美元)、墨西哥(1,718億美元)、越南(1,235億美元)、愛爾蘭(867億美元)、德國(848億美元)、台灣(739億美元)、日本(685億美元)、南韓(660億美元)、加拿大(633億美元)。面對龐大的貿易逆差金額,總統川普再度發動關稅攻勢,積極與這些國家展開談判,要求各國妥協與讓利,美方則視其表現鬆綁或延長關稅。
本文一次美國10大貿易逆差國在8月1日川普設定的關稅大限日,與美方最新關稅談判結果與各自付出的談判代價。

▲多國祭出大讓利討川普歡心,進而爭取調降關稅。(圖/翻攝自TruthSocial @realDonaldTrump)
中國:30%,延長休兵,美方還在等川普點頭
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近期落幕,雖未達成重大突破,但雙方一致同意推動延長5月中達成的90天關稅休戰協議。不過延長細節,包括何時生效、延多久,目前都還在保留中。
現階段,美方對中國商品徵收30%關稅,中國則維持10%。這波延長案細節還得看川普想法,才能正式落地。
歐盟:15%,7500億美元能源大單換降稅,軍火也沒少買
歐盟成為本輪談判中開出的最大支票國之一。為換取關稅穩定與市場開放,歐盟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對美直接投資6000億美元、採購數千億美元的美國軍事裝備。
在稅率上,歐盟商品進口美國維持15%,美國出口歐盟則享有零關稅待遇。此外,對歐鋼鋁產品的高額關稅也將改採配額管理。
墨西哥:25%,談判再延90天
與墨西哥的談判較為單純,雙方同意將談判時限再延90天,暫時維持25%現行關稅政策不變,為後續更全面的貿易協議預留空間。
越南:20%,開市場換稅率,美方出招抓轉運
川普在7月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新協議,美國對越南商品將加徵20%關稅,若被判定為「轉運」他國貨物的,則稅率拉高至40%。
越南則做出大讓利,承諾對美商品實施零關稅,並全面開放市場。但至今越南官方尚未公布細節。
愛爾蘭:15%,跟著歐盟走
愛爾蘭這回並未與美方進行個別協商,其關稅條件依附歐盟協議,同樣適用15%對等稅率,無額外條件或承諾。
德國:15%,和歐盟綁在一起
德國與歐盟談判一體適用,根據協議,德國輸美商品適用15%關稅,無額外協議或讓步。
台灣:20%,農產品、天然氣、軍購全包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台灣自4月起就與美國密集談判,進行三次實體會議與多場線上磋商。截至7月中,雙方已就關稅、非關稅障礙、供應鏈安全、投資與採購等議題達成初步共識,白宮公布談判結果課台灣關稅20%。
根據《路透》與《Politico》報導,為縮小與美逆差,台灣主動端出多項採購與投資承諾,包括:擴大購買美國農產品與LNG(液化天然氣)、軍購金額高達70至100億美元、鼓勵台資企業赴美投資。其中,台積電亦成討論焦點。原本計畫在亞利桑那州投入650億美元設廠,後又加碼1000億美元,規劃新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1個研發中心,總額達到1650億美元。

▲南韓總統李在明團隊成功守住稻米與牛肉底線。(圖/翻攝自李在明臉書)
日本:15%,敞開汽車與稻米市場,擴大投資美國
日本過去堅守農業紅線,但本輪談判中鬆口,汽車與稻米市場全面開放,美方則調整關稅機制,對日汽車徵稅從原本2.5%調整為12.5%額外關稅,總合為15%。
此外,多家日商也表態將赴美擴廠,但在汽車、鋼鐵等核心領域,美方並未完全讓步。
南韓:15%,守住牛肉稻米紅線,投資、買能源換低稅率
南韓成功守住不開放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的底線,但同意釋出巨額大禮包投資:包括提供1,500億美元「造船合作基金」、再加碼2,000億美元投資於半導體、核電、電池與生技等產業,整體共計3500億美元投資,換來關稅維持15%對等稅率,並讓南韓半導體與藥品享有最惠國待遇。
加拿大:35%,力挺巴勒斯坦關稅慘升級
加拿大是本輪中遭加稅的國家。美國政府於8月1日起,將對加拿大商品關稅從25%調高至35%。根據行政命令說明,這項調漲是針對加拿大在「打擊芬太尼流入」上持續不作為所做的回應與報復,但日前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跟進英、法擬承認巴勒斯坦國,遭到川普威脅關稅就不用談了。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