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圖/翻攝自《黎智英傳》)
今年77歲的黎智英2020年8月被香港國安警察拘捕,12月遭起訴,成為《香港國安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被起訴的第一人。從今天(2025年8月14日)起,香港展開為期8天的結案陳詞全世界矚目。在《黎智英傳》中曝光黎智英的心情,「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之中」。黎智英說:「我越身處險境,就越能讓世界關注到香港。」就像尼采說的「來自生命戰爭學校的洗禮,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黎智英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之中。」
探視黎智英的人都說,他在獄中依然如往昔般自由。「他不認為這是懲罰」。李韻琴(黎智英妻子)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之中。」 雖然單獨監禁,每次出庭都鐐銬加身,他的目標卻清晰無比:堅持自己的清白,持續以尊嚴榮譽對抗囚禁者 ,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道德與肉身的勇氣,加上財務資源、願意公開揭露自身困境,讓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許自從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死於中國羈押之後,中共政權的殘忍與野蠻從未如此赤裸裸地公開在世人面前。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黎智英早已為入獄的可能而強化自己。他知道公開發言對抗中共,意味著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隨時針對他的法律攻勢升高,他選擇做他最經常做的事情,閱讀、與他人交談、學習如何成為政治犯的典範。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他舉伽利略放棄《地球繞行太陽說》為例 堅持不放棄自己的理念
2020年11月中,他入獄前幾週,黎智英公開討論自己面臨的指控及預期將發生的監禁。一場跟前蘇聯異議人士納坦·沙蘭斯基的直播對談中,黎智英說:「我越身處險境,就越能讓世界關注到香港。」沙蘭斯基曾遭蘇聯當局囚禁在古拉格長達九年。
沙蘭斯基提及四百年前伽利略的屈服,當時這位科學家放棄他的《地球繞行太陽說》。沙莎蘭斯基說,四個世紀後蘇聯審判者的說辭仍舊揮之不去這些行動的陰影。「蘇聯國安會試圖利用伽利略的例子, 他們說《看看伽利略的先例》選擇屈服以換取寬恕。」沙蘭斯基拒絕立刻獲得自由,不願放棄自己的理念。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黎智英在獄中抵抗的每一天 都是自由對極權的勝利
如今,監禁超過1400天,黎智英抵抗的每一天都是自由對極權的勝利。他已經服滿因為2019年及2020年和平示威而遭到判刑的14個月刑期,現在正在服辦公室違約分租的5年9個月刑期。此外他還面臨《國安法》審判,結果肯定是定罪與漫長的刑期。 因為一連串香港國安法審理的裡,定罪率幾乎百分之百。黎智英身為罪具象徵意義的犯人,無論有沒有證據,絕不可能被判無罪。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實原因令人心疼。(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黎智英從未渴望政治權力 他單純出於信仰民主價值的理想
跟許多異議人士不同,黎智英從未渴望政治權力,他單純出於信仰民主價值的理想,甚至可以說是浪漫情懷。除了提供數千萬美元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他從未試圖推動自由市場與人民自由以外的任何議程。
「權力與財富對他都沒有吸引力。」 擔任美國駐港總領事期間,郭明翰結識了黎智英,兩人因對政治的共同興趣而結為好友。「他容易被善行義舉所吸引,而非浮誇或政治掌權者。跟他最投契的,是像陳日君樞機主教及董育德這類謙遜且真誠行善的普通人。他不像典型的香港富豪,總想著政治權利、生意與建立政治根基。黎智英喜歡美好生活、美食,也珍惜朋友。」
黎智英活出尼采所說的「來自生命戰爭學校的洗禮,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儘管黎智英有無數熟識友人,他仍走著一條孤獨道路,同時體現全人類對自由的普世渴求。他能堅定地走下去,是因為他的固執、決心與自信。童年時期經歷的苦難,足以摧毀許多中國人。毛澤東三十年統治,留下一個受創極深、麻木生存的國家。然而黎智英不僅活下來,還茁壯成長,活出尼采所說的「來自生命戰爭學校的洗禮,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風光時期許多視黎智英為友的人,如今陷入沉默。人們擔憂中國暴報復。儘管港府聲稱這座城市仍是安全的商業中心,許多人憂慮自己在香港的銀行與投資帳戶,跟許多民主運動者一樣遭到凍結。他們擔憂自己會被禁止入境香港,或更遭,在香港被捕。正如一名留日香港學生僅因臉書貼文,就在返港後遭判刑入獄。他們眼見海外異議人士遭到懸賞通緝,他們的家屬遭到騷擾恐嚇。他們擔心仍在港中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的安危。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時原因令人心疼。。(圖/資料照)「黎智英的勇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刻意選擇 重新定義了英雄主義」
在美國退役四星上將傑克·基恩眼中,黎智英算是一種特別的英雄,「我一生與英雄為伍,」基恩說,但他知道的軍中英雄是種本能反應:「你下意識挺身而出,去拯救生命或阻止悲劇發生。」然而相反的,黎智英的勇氣「並非衝動本能,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刻意選擇,他清楚知道結局的可能極其可怕….,他展現的是非凡勇氣,他的所作所為重新定義了英雄主義。」
「黎智英研究得越深,宗教越成為他內心的支柱。」
施立果神父初次見到黎智英時,黎智英有種初信者的熱忱。施立果說,這份熱忱延伸為「捍衛人性尊嚴、人權、深刻專注祈禱與冥想。」「黎智英研究得越深,宗教越成為他內心的支柱。這威脅到了(共產)政權。你無法擊垮不在乎金錢、不在乎自由的人。他正在不斷深化這種神秘體驗,足以移山。這也是曼德拉在世俗層面擁有的力量。這是他信仰與精神的軌跡。別忘了他是在若望保祿二世的影響下皈依,那位教宗本身就是自由鬥士的偉大形象。」
「無論身處鐵窗之內還是之外 黎智英已經選擇了自由的人生」
黎智英與陳日君樞機主教一度都同意,若能為信仰死在獄中是件「美好」的事。 當然,無論是他的家人朋友,甚或是中共,都不想要黎智英做出最終犧牲。然而「世上沒有無意義的苦難,」麥偉文的妻子茱莉說:「一切最終都是值得。」這個過程中,黎智英希望他的禁錮能讓共產黨為摧毀香港付出更高代價。
黎智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他會死在獄中,還是與家人共度餘生?這將由中共決定,黎智英無法置喙。然而無論身處鐵窗之內還是之外,黎智英已經選擇了自由的人生。
黎智英雖然在獄中,但妻子李韻琴說他:「活在完全的自由中」,幕後真時原因令人心疼。。(圖/明白文化提供)本文撰寫與摘自明白文化出版之《黎智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