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全球60國達成AI監管共識 美國與英國立場分歧

圖、文/永續新聞網

美國副總統J.D. Vance在本週於法國巴黎舉行的「AI 行動峰會」(AI Action Summit)上,拒絕簽署一項全球性人工智慧(AI)監管聲明,表明川普政府對AI產業的政策立場——減少監管、鼓勵自由發展。

美國拒簽全AI監管聲明,強調自由發展政策,與全球主要經濟體趨勢形成鮮明對比。(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美國拒簽全AI監管聲明,強調自由發展政策,與全球主要經濟體趨勢形成鮮明對比。(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Vance在會議上發表談話,強調美國不會參與過度監管AI產業,並稱:「對AI產業施加過多限制,可能會扼殺這一正在迅速發展的技術創新。川普政府將致力於推動有利於產業成長的AI政策。」

此舉進一步驗證外界對川普政府可能削弱科技監管的擔憂,也使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在AI監管政策上的分歧更加明顯。

然而,即使美國與英國選擇不簽署AI監管聲明,本次峰會仍獲得廣泛國際支持,顯示全球AI監管趨勢已進入關鍵時刻。

全球60國達成AI監管共識 美國與英國未簽署

本次巴黎AI行動峰會由法國與印度共同主持,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領袖、科技產業代表及學者,共同討論AI發展的監管、風險管理與環境永續性議題。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後,包括加拿大、歐盟、印度與中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 簽署了《包容性與永續 AI 聲明》(Statement o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AI)。該聲明主要內容包括:
1.推動AI技術公平發展,縮小國際間技術落差
2.避免AI產業過度市場集中,促進競爭與創新
3.強調AI技術的開放性與透明度

儘管這項聲明不具法律約束力,但仍顯示出全球主要經濟體對AI監管的高度共識,並重申各國將持續推動相關政策與國際合作。

美國與英國雖未簽署該聲明,但在AI監管議題上,國際主流趨勢顯然已經轉向更強的規範與控制。

可持續AI聯盟成立 科技巨頭參與減少環境影響

除了監管議題,AI的環境影響 亦成為本次峰會的焦點之一。37家科技公司與部分國家代表 共同發起「可持續AI聯盟」(Coalition for Sustainable AI),承諾加強AI產業的環境管理,並減少AI訓練與運算對能源資源的消耗。

聯盟成員同意推動以下行動:
1.制定AI環境影響的衡量標準,提升AI技術對能源消耗的透明度
2.優化AI演算法,減少計算資源與數據使用量,降低碳排放
3.提升企業在AI環境影響方面的資訊揭露,建立可驗證的永續發展指標

即使這些承諾目前尚未具約束力,但這項聯盟的成立,意味著AI產業將面臨更強的環保要求,未來監管機構可能會進一步推動AI永續發展標準,確保AI技術在發展的同時,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大影響。

加拿大簽署AI國際條約 推動國內監管法案

本次峰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加拿大正式簽署《歐洲理事會 AI 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Rights,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成為繼美國(拜登政府時期)、英國、以色列與歐盟之後的新簽署國。

該公約承諾各締約國制定AI相關國內法律,涵蓋隱私保護、演算法偏見防範、安全標準、透明度以及環境永續性等核心議題。

根據加拿大政府官員表示,若該條約獲得國會批准,則《C-27 法案》可能重新推動立法進程。其中包括《AI 與數據法案》(AI and Data Act),該法案旨在對AI企業實施更嚴格的透明度要求與監管規範。

這表明,加拿大政府正在加快AI監管步伐,希望在AI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確保技術發展符合社會與環境標準。

美國與加拿大AI監管政策走向不一 AI產業監管成全球關鍵議題

儘管美國在 2024 年曾簽署該AI公約,但現任川普政府及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可能不會落實相關承諾。

另一方面,若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今年 6 月大選後上台,也可能選擇不履行杜魯道政府的AI監管政策,使加拿大的AI監管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然而,從全球趨勢來看,歐洲、中國與加拿大等主要經濟體已經加快 AI 監管步伐,美國則顯得更加孤立。AI監管已成為國際科技政策的重要議題,未來AI發展將更加關注公平性與永續性。

即便美國政府選擇放任AI產業發展,但來自全球的監管壓力,仍可能促使企業在國際市場必須遵循更嚴格的標準,AI監管未來走向,仍有待觀察。

思享永續顧問服務公司的賴昱瑋會計師認為,這場政策分歧,使美國在AI監管的議題上與全球趨勢脫節。歐盟已制定AI風險分級制度,加拿大也已加快AI立法程序,未來AI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可能需要符合更嚴格的法規,否則將面臨競爭障礙。

此外,峰會上37間科技企業發起「可持續AI聯盟」,承諾減少AI運算能源消耗。考量AI訓練已成為能源密集型產業,若未及早制定環保標準,未來可能遭受國際市場的綠色監管壓力。

美國的AI自由發展模式短期內或能促進創新,但長期而言,美國企業仍需適應更嚴格的法規,以保持國際競爭力。AI監管的平衡點,將成為各國科技政策的關鍵挑戰。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