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永續新聞網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期發布行政命令,大幅削減並凍結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助,其中包括紐奧良市(New Orleans)用於推動能源效率和氣候應對計畫的近1.4億美元。此舉可能導致該市負責可持續發展的部門幾乎失去所有預算,進而影響該市氣候行動計畫的推進,甚至使部分環保與基礎設施項目陷入停滯或取消的風險。

▲川普政府凍結紐奧良1.4億美元氣候資金,市府與非營利組織面臨嚴峻挑戰,環保計畫恐遭擱置。(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紐奧良市韌性與可持續辦公室(Office of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負責規劃並執行氣候政策,以幫助紐奧良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然而,該辦公室的資金幾乎完全來自聯邦補助,佔其2025年預計5,560萬美元總預算的97%。
雖然聯邦法院已經裁定暫停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禁止大規模凍結聯邦補助與貸款,但目前仍有多個聯邦機構暫停資金撥款,導致紐奧良市政府對資金能否如期到位充滿不確定性。
市府官員:聯邦補助凍結將嚴重影響城市發展
紐奧良市副首席韌性官(Deputy Chief Resilience Officer)格雷格·尼科爾斯(Greg Nichols)表示,川普政府的資金凍結措施使市府的可持續發展工作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性,團隊正在努力向聯邦機構尋求明確回應,但許多機構至今未給出確切答案,甚至有聯邦機構在總統就職後取消了原定與市府官員的會議,使得資金狀況更添變數。
「這將對我們辦公室的工作產生巨大影響,」尼科爾斯表示,「這是前所未有且違反法律的行政命令,我們希望法院能夠採取措施來阻止這種行為。」
據悉,川普政府的最新行政命令專門針對「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相關計畫,即旨在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的政策,並鎖定了**《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與《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等拜登政府時期的環保政策**。這兩項法規原本提供超過1兆美元的投資,支持各類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例如太陽能板安裝、電動車充電站建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然而,在川普政府的最新政策下,這些計畫的資金都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尼科爾斯強調:「坦白說,《通脹削減法案》和《基礎設施法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持,讓我們得以推動這些氣候行動計畫,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機會。」
受影響計畫一覽 市府推動的環保措施恐遭擱置
目前紐奧良市可持續發展辦公室正推動多項關鍵氣候與環境計畫,包括:
1.在城市高溫區域種植樹木,減少熱島效應
2.濕地復育與保護計畫,以降低極端天氣帶來的洪水風險
3.擴大共享單車網絡,推動低碳出行
4.城市回收計畫,為每個家庭提供通用回收桶
5.可再生能源補貼,鼓勵居民與企業安裝太陽能板
然而,這些計畫如今因聯邦資金遭凍結而被迫暫停,甚至面臨取消風險。
此外,該辦公室今年原計劃增聘9名新員工,這些職位將由聯邦補助資金支付薪資,但目前市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招聘,必須等到資金狀況更加明朗後才能做出進一步決策。
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夥伴受到波及
此次聯邦資金凍結也對紐奧良市的非營利組織與環保合作夥伴造成巨大影響。
路易斯安那綠色軍團(Louisiana Green Corps):該組織專注於「綠色就業培訓」,雖然城市造林計畫資金未被凍結,但該組織仍有2.5百萬美元的其他聯邦補助被凍結,占其總預算的45%。
執行董事瑞安·馬丁利(Ryan Mattingly)表示:「聯邦資金的損失將嚴重影響我們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們正努力擴大培訓規模、增加就業機會之際,這一變動將使我們的成長動能受到削弱。」
下九區可持續發展與社區參與中心(Lower 9th Ward Center for Sustainable Engagement and Development, CSED):該組織負責推動濕地復育,並確保當地社區能夠充分參與和理解這些環保計畫。
執行董事亞瑟·約翰遜(Arthur Johnson)表示:「我們現在必須更依賴私人募款與慈善捐贈來補足聯邦資金的短缺。我對這場資金戰感到焦慮,但我們必須開始戰略性地重新規劃我們的未來。」
市府的下一步:法律行動與資金替代方案
面對川普政府的資金凍結政策,紐奧良市政府正在尋找應對策略。
1.法律行動:市府正在評估可能的法律途徑,以確保已獲承諾的聯邦資金能夠順利發放。
2.尋求替代資金:市府將探索新的州政府補助與私人投資,來填補資金缺口。
3.重新調整計畫優先順序:市府將根據資金可用性,優先保留最關鍵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我們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尼科爾斯表示,「但我們不會因此停止努力,因為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不應受到政治干預。」
隨著聯邦資金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紐奧良市政府與非營利夥伴將不得不靈活應變,以確保城市能夠繼續朝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