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拔草測風向!學者揭黃國昌政治核心價值:以「反綠」為基礎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23日投票,中選會13日舉辦第四場電視發表會。正方代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提到,過去自己反對核電立場,非常了解大家對核電的疑慮,所以之後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強調「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會放在你家」,網友比對黃國昌2018年的說法,狠酸「史上第一人,自己與自己在核能公投進行正反辯論」。學者葉耀元則說,在黃國昌的心目中,本來就沒有什麼挺核跟反核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如何在政治這條路上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累積自己的資本」,然後成就自己的大業。

2018年黃國昌擔任第16案全國性公投意見發表會的「反方代表」。(圖/翻攝自YouTube-中央選舉委員會頻道)
2018年黃國昌擔任第16案全國性公投意見發表會的「反方代表」。(圖/翻攝自YouTube-中央選舉委員會頻道)

葉耀元指出,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立場可不可以轉變?當然可以,從古至今,有多少政治人物都因為外在環境的不同,與自己政治策略或目標的變換,而進一步改變了自己的立場。但有一些事情的轉變,說實話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對,我就是在說那個曾經反核現在挺核的黃國昌」。

葉耀元表示,核三重啟這個議題,事實上在效能或是其他相關的效率分析上,都不會對台灣產生利大於弊的效果,頂多是可以減少一點火力發電,讓空汙降低。而核廢料的問題、核子發電廠的結構安全問題、核三重啟所需要的環境再評估與其後續的影響,這部分都沒有做過充足的研究與討論。

所以從客觀的條件來看,其實他不大懂為什麼核三重啟會變成一個公投案,因為如果真的認為核子能源是我們應該走的未來,那蓋一座核五會不會更爲有效率呢(核四是個歷史共業下的大雜燴,這裡就不討論了)。「除了公投綁罷免選舉,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的理由要這樣搞」。

葉耀元說,換言之,黃國昌在辯論會上,應該要針對上面提出的幾個要點,去討論這幾年到底有什麼改變,致使他的立場從反核變成挺核。如果他只是在那邊喊口號,講一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大義,但卻空洞的沒辦法了解細節」的廢言,其實就表示他自己也知道唬爛不出什麼內容。

葉耀元進一步表示,在黃國昌的心目中,本來就沒有什麼挺核跟反核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如何在政治這條路上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累積自己的資本」,然後成就自己的大業。也就是說,如果社會的氛圍是抗中保台,他就會喊抗中保台;如果社會多數的氛圍是「不能跟國民黨走在一起」,那他就會說「不要懷疑我要消滅中國國民黨的決心」。

而現在的社會氛圍,是批判民進黨執政,是反對民進黨的路線,所以想當然爾,他的態度就跟國民黨走在一起,以「反綠」作為他新的人生志業了。這跟柯文哲其實非常的相似,也就是拔草測風向,西瓜偎大邊,那邊有得蹭就那邊走。而他所謂的支持者,其實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看待政治。

葉耀元提到,很多人都說,昌粉以及小草們都是用信仰在看政治,但他認為,他們是用「為反而反」的方式來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自己要支持的價值。這些人對於現行的民進黨政府的施政有極差的評價,但他們也覺得國民黨某種程度還是怪怪的,所以首要目標是拉下民進黨,一切政策導向都是以「反綠」為基礎在操作。而跟國民黨的策略聯盟,也是為了要完成反綠的大業,所以這種沒有價值基礎的結盟也是可以被其支持者接受。

講白了,在反綠的大旗之下,黃國昌只要說的東西跟民進黨支持的價值相左,那就對了。至於外在環境有沒有改變,到底台灣應該以核能為基礎來發電,還是應該採取其他綠能,這都不重要,反正民進黨過去挺綠能,所以我們要找一個挺核的來跟他們對抗啦。說真的,民進黨假設現在開始大挺核電,你也可能會看到黃國昌瞬間又從挺核變反核。這就是我說的「為反而反」,民眾黨政治人物與其支持者真正的價值。

可是,政治不是一個左右搖擺可以解決的事情,因為政策的決策都會造成受益者與受害者,基本上沒有什麼政策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選民在投票的時候,是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與政策立場來判斷哪一個政黨最能代表自己的態度。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一個為反而反的政治人物,跟一個為反而反的政黨,這種心態跟「投降輸一半」或是「只要我爽有什麼不可以」有什麼兩樣呢?

葉耀元強調,政治不是兒戲,我們也不應該讓政治被這些把政治當兒戲的人來把持。謝謝大家。

#台美關稅掀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