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立夏」後氣溫漸熱。(示意圖/資料照)
最近是否感受到天氣越來越熱?因為5日就是24節氣的「立夏」。專家表示,「立夏」後氣溫漸熱,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建議飲食上應以偏酸為原則,補腎來助肝,強化胃腸功能。
命理專家楊登嵙表示,2025年5月5日13點58分進入「立夏」節氣,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後氣溫漸熱,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所以飲食應以順「心」為主,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糧。
他說,今年「立夏」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蛇、猴、雞,切勿暴飲暴食,否則容易腸胃受損而引發各種疾病。忌吃濕熱的食物,尤其油炸一類的香口食品,可以把毛病降低。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注意交通安全,開車過馬路都要小心謹慎。

▲命理專家表示,立夏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楊登嵙列出「立夏」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
1、食
「立夏」時節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應以偏酸為原則,補腎來助肝,強化胃腸功能,以抵禦接下來的暑氣的侵害,民眾也可在家自製醃嫩薑,既可暖胃且不會上火。在此時節多吃些節令時蔬鮮果,以涼性、溫性的水果例如蘋果、檸檬和番茄,避免吃冰鎮水果,才能顧好腸胃。飲食方面,盡量以清淡、少鹽、少油的烹調方式為主,減輕身體負擔。
另,「立夏」之後血熱會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
2、衣
「立夏」代表夏天的到來,但因早晚氣溫仍較低,日夜溫差大,穿衣上宜採洋蔥式穿法,方便早晚添衣。
3、住
進入「立夏」後,天亮得早、暗得晚,晝長夜短,人們順著天地,相對想要早起、晚睡。然而因為醒著的時間加長,適當的「子午覺」尤其重要,子時指晚上23點至0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13點。更要注意天氣變熱後的「濕氣」引發皮膚疾病,以及人們常常衣單被薄,要謹防感冒。
4、行
《黃帝內經》針對夏天的養生方式提到:「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可以晚一點睡,但要早起,不要因為太陽太強烈而不去戶外,只要做好防曬,應該趁此時多多吸收陽光的能量,能夠涵養陽氣。
5、育
「立夏」養生還要「能動能靜」,「動」是為了將秋冬所累積在體內的陰氣排出,建議可以多到山邊海邊運動流汗,應適時做些運動,讓身體能排汗為原則;「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
6、樂
「立夏」時因為天氣燥熱,要適時調整心情,避免抑鬱或暴怒,因此養生若能做到「戒怒戒躁」,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愉快,安閑自樂,笑口常開;如果心情煩悶時,也要適時的疏泄。氣順轉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靜,夏天養心入靜也等於入了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