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李思賢表示,中午是人體最擅長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時間,此時最適合吃澱粉。(示意圖/Pixabay)
很多人擔心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醫師李思賢表示,碳水會否害人發胖的關鍵是食用的時機。中午是人體最擅長利用碳水的時間,此時吃碳水化合物,也較能被細胞作為能量使用,而非儲存為脂肪。此外,白天比晚上更適合吃碳水,更能減重、穩血糖。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民眾吃碳水應該要用在人體最會利用它的時機,且要選對來源,如糙米、黑米、芋頭,這些有利身體的燃料,也不會讓人昏沉想睡。
中午最適合吃碳水化合物 可控血糖還不發胖
他表示,身體最擅長利用碳水的時間,是在中午左右。因為人體的生理時鐘會讓中午時段的胰島素敏感度達到高峰,也就是,此時吃碳水,血糖不容易飆升,也比較能被細胞拿來當能量而不是儲存成脂肪。
白天吃碳水更能減重 還更有飽足感
「相對於晚上吃碳水化合物,白天吃碳水的減重效果明顯更好、血糖與胰島素也更穩定,」他表示,甚至連飢餓感都比較低。這是因為早上的產熱效應比較強,身體燃燒燃料的效率比晚上高,也就是,早上食用比晚上更不易囤積成脂肪。
李思賢表示,若當天早上剛好運動,或接下來的活動量很高,這時吃碳水的效益會再放大。因為根據研究,早上身體偏好使用碳水作為能量來源,加上這時肌肉對胰島素的反應也比較好,人吃進的碳水比較容易進到肌肉當燃料,而不是流進脂肪細胞當庫存。
晚上吃少量碳水 幫助人體放鬆、好入睡
至於晚上能否吃碳水,他表示,關鍵是掌握量和時機。在晚餐時間攝取一點點碳水,例如半顆地瓜或一小份南瓜,可幫助某些人入睡。因為碳水會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生成,讓人較容易進入放鬆模式。「但務必要適量!」
碳水的量不是答案的全貌,而是「時間點」和「身體狀態」決定人體如何處理這些能量。此外,每個人的代謝能力不同,與其聽別人怎麼說,不如直接觀察自己的反應。吃對時間、吃對來源,再加上一點運動,碳水可以是能量的好友,而不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