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領20%關稅!學者解讀條件無法讓川普立即有感 不公布細節還有空間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對台灣祭出20%的「暫時性關稅」,消息一出讓不少人感到震驚。根據《彭博》報導,相較於南韓、日本甚至是歐盟這些主要貿易夥伴,台灣的稅率顯得更高一些,因此也讓不少人跌破眼鏡直呼「怎麼會這樣?」。對此,總統賴清德在臉書上說明,目前對台的關稅屬「暫時性措施」,主因是台美雙方仍未完成談判總結會議。賴總統強調,只要後續協議談成,關稅仍有機會往下調。

不過,這20%代表什麼意涵?又是否單純只是程序問題?還是這背後涉及到地緣與政治角力,帶你一起來看。

總統賴清德表示,關稅仍有下調空間。(圖/翻攝自賴清德的X平台)

▲總統賴清德表示,關稅仍有下調空間。(圖/翻攝自賴清德的X平台)

台灣20%稅率偏高?背後有沒有政治考量?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今(1日)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指出,雖然20%不是特別高,但比起鄰近國家,確實稍高了一些。他認為,若至少稅率落在16%左右會比較合理。不過話說回來,本就善變的川普,在關稅這塊更從來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不少人認為,這次對台灣的20%稅率,或許與中國或近期台灣政局有關。不過,馬準威表示:「例如賴總統出訪暫時喊卡,或是台灣與中國在地緣政治的角力,這些和美國的貿易談判是兩回事。」他強調,對川普而言,他最在乎的始終就是實際的貿易數字和製造業的投資回報。

跟日韓相比,台灣相對吃虧?

外界好奇,台灣同樣也承諾加碼軍購、台積電投資美國,為什麼還是換不到較低的稅率?馬準威認為:「對川普來說,軍售或科技投資能提供一點『好感分數』,但他最在意的還是貿易逆差有沒有實際改善。」

台積電雖然宣布投資規模加碼到1650億美元,但這些投資是中長期布局,「對川普來說,沒有立刻看到成果。」他想要的,不僅止於此。

學者指出,川普最在乎的始終是數字是否達到他要的目標。(圖/翻攝自X平台 @The White House)

▲學者指出,川普最在乎的始終是數字是否達到他要的目標。(圖/翻攝自X平台 @The White House)

賴總統說稅率有望再談,真的有可能嗎?

「當然有機會,」馬準威直言。像汽車、農業、製造業這些都是各國保護力道最大的產業,若台灣願意在這些領域逐步讓步,或制定具體時間表來一項項到位,或許就能說服美方調整稅率。

馬準威說:「川普的邏輯很簡單,他要的就是數字上的回饋。關稅降了沒?製造業回流美國了沒?台灣想要換到比較好的條件,勢必要在製造業落地、供應鏈重組上端出具體成果。」

現在連細節都沒有,是還在談還是另有玄機?

對此馬準威說道:「這就是川普風格,關稅細節還沒出來,對台灣來說或許也證明了一切都還在變動中。」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