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部等地區觀測到的炙熱高溫,顯示出歐洲熱浪日益加劇,科學家認為這是氣候變遷直接導致的結果。

▲2021年義大利首都羅馬溫度曾飆到近43度,可謂創歷史新高。(圖/中央社)
法新社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表示,歐洲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大陸」,以下是關於歐洲熱浪必須知道的5件事。
●2003年的「震撼波」
2003年8月上半強烈熱浪來襲,對西歐帶來巨大衝擊。在那之後,西歐多國開始推出熱浪警示系統,像是法國的「熱浪計畫」(heatwave plan)。
2003年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國經歷的極端高溫,導致數萬人死亡。根據科學研究,橫跨16國的死亡人數估計超過7萬人。
根據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INSERM)及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院(ISGlobal)的一項研究,2022年夏季,歐洲35國因酷暑而死的人數約6萬人。
●橫跨全歐
2003年基本上是西歐和南歐受到熱浪影響,但自本世紀初以來,整個歐陸都受到熱浪的影響。
2010年,東歐受到的影響最大,特別是俄羅斯。在這場持續45天的超長熱浪期間,莫斯科7月氣溫創下攝氏37.2度的新高紀錄。
2019年6月和7月,大多是歐洲北半部承受酷熱,荷蘭、比利時、德國及英國均寫下歷史新高。
2021年又輪到南歐面臨高溫,希臘政府稱該年創下該國自1987年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同年8月西班牙也刷新歷來最高氣溫紀錄。
2年後的6月,即2023年6月,歐洲北部遭異常高溫襲擊。7月與8月則換歐洲南部陷入酷暑,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當時氣溫高達38至46度。
●熱浪時間提早和持續時間更久
歐洲熱浪席捲範圍更廣,且出現時程也延長。2019年及2022年,首波熱浪在6月中即已來襲,像是2022年德國和奧地利6月便打破同期高溫紀錄。
隔年,歐洲熱浪持續到9月,導致南歐地區乾旱情況加劇。
●頻率增加
研究與科學機構一致認為,歐洲出現熱浪情況變得更加頻繁。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氣候變遷是熱浪日益頻繁劇烈的重要原因。
2025年發表於期刊「極端天氣與氣候」(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的一項針對1921至2021年熱浪的學術研究指出,「歐洲大多數地區熱浪明顯增多,且近30年增幅尤其明顯」。
法國氣象局(Meteo France)指出,1947年以來全法總計觀測到50次熱浪,其中33次發生在2000年以後。
●絕對高溫紀錄
本世紀歐洲的熱浪伴隨多地創下歷史高溫,包括2021年8月11日義大利敘拉古(Syracuse)觀測到攝氏48.8度的歐洲最高溫紀錄,並由世界氣象組織(WMO)正式認證。(中央社巴黎1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