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許多健身人士減少白飯等澱粉類攝取,達到減重效果,在專家看來並不健康。(圖/翻攝自JA全農推特)
近年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俗稱「減醣」)成為熱門的減肥趨勢。然而,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飯田薰子提醒,若減醣方式過於極端,可能會導致身體能量不足,引發疲憊感和注意力不集中,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肌少症,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的風險。

▲飯田薰子指出,醣份攝取不足,不但容易疲憊,恐釀肌少症和糖尿病風險。(示意圖/pexels)
錯誤減醣恐消耗肌肉 無法持久
飯田薰子教授顛覆大眾對減醣的既定想像,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她指出,許多人在減醣時會大幅減少米飯、麵條等主食攝取,雖然體重在初期可能下降,但同時也會帶走身體必需的水分和肌肉。
她強調,過度限制醣類攝取,會讓身體因能量不足而被迫消耗肌肉來維持運作,這不僅會導致疲倦感,使減重計畫難以持久,更可能引發嚴重的肌少症。此外,不吃早餐、長時間空腹等偏激的節食行為,也會增加未來臥床甚至縮短壽命的風險。

▲ 肥胖症專科醫師魏士航建議,吃火鍋選擇番茄湯、昆布湯,避開海鮮、內臟、大骨湯。二為避開麵、冬粉等精緻澱粉。三為選擇新鮮蔬菜肉品,避免加工食品如魚餃等。四為醬料則選蔥、薑,不碰沙茶醬等調味料。
衛福部:醣類攝取應佔總熱量56-68%
針對如何健康攝取醣類,衛生福利部也曾提出指引,醣類熱量應佔每日總熱量的56%至68%,並鼓勵民眾多攝取多醣類食物,減少精製醣類。
此外,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添加糖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攝取2000大卡為例,每日添加糖的攝取量應限制在50公克以內。民眾可以透過自我檢視來評估糖分攝取是否超標,例如:是否常喝含糖飲料,或每週是否頻繁食用甜麵包、餅乾等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