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小三染花柳/約炮就像一起唱KTV 女高中生包養月賺14萬!同學竟喊羨慕

圖、文/CTWANT

如果把青少年性病激增的原因,歸因於年輕人性觀念開放,專家認為過於簡化問題,而是應該探究該如何預防。(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如果把青少年性病激增的原因,歸因於年輕人性觀念開放,專家認為過於簡化問題,而是應該探究該如何預防。(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不少青少年認為約炮就跟唱KTV一樣稀鬆平常,性行為與對象變多,自然性病比例就會節節上升。」一位醫治不少青少年性病患者的臨床泌尿科醫師直白地說。另一位新北市家長向CTWANT記者透露,「讀高中的孩子說,班上女同學炫耀自己的包養費是一個月14萬、一天約2萬。」台灣社會約炮文化的盛行,成了青少年性病激增的溫床。

「近5年來,因性病求診的年齡層愈來愈低,過去患者幾乎都是40多歲中年人,現在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增加了3成。」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自己遇過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一位16歲的男學生,因為生殖器出現白色分泌物,媽媽陪著他來求診。

「當他知道自己同時罹患淋病、菜花時,感到相當震驚,原來他是單親家庭,由媽媽扶養長大,媽媽平時不會跟他聊到性的話題,所以男學生不知道性行為的風險。」顧芳瑜說,這位男孩的夜生活非常精采,常常和朋友在夜店玩樂,接著就發生親密關係,而且對象不只一人,性伴侶過於複雜因而染病。

「對許多青少年來說,性行為就跟唱KTV一樣是很平常的事,但他們對自我保護的意識卻很弱,所以很容易感染性病。」顧芳瑜說,門診曾遇過一些16、17歲的青少年慌張求診,原來他們發生性行為之後,才想到沒做任何防護措施,「後怕」才趕緊到醫院進行性病篩檢。

約炮文化則是性病推波助瀾的另一個原因,新北市的林先生透露,曾聽兒子說班上的女同學在約炮APP上「做生意」,包養一個月的費用是14萬、一天則是2萬。「女同學賺了很多錢,很多同學都很羨慕,不過也透露有危險性,例如可能會被劫財又劫色,但因為錢太好賺,所以還是甘冒風險。」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務實地說,既然無法阻止青少年發生性行為,但至少要先讓他們了解可能的風險與後果,「所謂的教育就是我把一切都告訴你,由你自己來判斷怎麼做,但現在的性教育師資培訓不足、資源縮水,讓青少年在懵懂無知的狀況下,付出健康的代價。」

16歲前發生性行為不僅傷及生殖器官,心理成熟度也不足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懷孕問題。(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16歲前發生性行為不僅傷及生殖器官,心理成熟度也不足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懷孕問題。(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新莊國中健教老師馮嘉玉坦承,要花多少時間教性教育,真的全掌控在老師手裡,「老師可以照本宣科,照著國中課本只教正確戴保險套的5步驟、防性病,其他就沒有了。」馮嘉玉則是在課堂上帶著學生反覆討論,「為何不能在16歲前發生性行為」,「我希望讓孩子能一直去思考這件事,這樣當他們實際遇到狀況時,就不至於手足無措。」

「為什麼青少女性病較多?可能是未成年青少女子宮頸、陰道環境比較脆弱,所以更容易感染,對生殖系統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馮嘉玉解釋,世界各國的法定性行為年齡都落在16歲左右,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此時生殖器官發育成熟,「所以,延後發生性行為是很重要的,並非只是陳腔濫調。」

為要教學生避免誤入感染性病的風險地帶,馮嘉玉花很多時間教導學生「ABC防線」,分別是Abstain節制、Be Faithful忠實、Condom保險套。「以現在來說,A是延後發生性行為、B是單一性伴侶、C仍是保險套。「我會提醒學生盡量不要讓自己陷在『風險情境』,就不必糾結要不要發生性行為,自然就不必擔心感染性病。」

對於青少年性病數字惡化及時下約炮文化盛行,王瀚陽呼籲衛福部、教育部展開跨部會的搶救青少年性健康計畫,將青少年性健康納入家庭教育政策,結合兒少權益法修訂,提升青少年家庭中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資源;同步整合專家、家長與學生意見,參考實證研究數據,重新設計符合台灣文化的性教育課程內容。

延伸閱讀

CTWANT
#小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專訪韓星宋智孝! 體驗海女到養出職業病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