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房市爛了照樣蓋!第一季爆全台建案開工潮 徐佳馨:央行限期壓力大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房市買氣急凍,但央行限期18個月內動工,今年Q1住宅開工量仍創3萬3,232宅高峰。(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市買氣急凍,但央行限期18個月內動工,今年Q1住宅開工量仍創3萬3,232宅高峰。(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市翻轉,全台卻迎來開工高峰!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住宅開工量3萬3,232宅,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無論房子賣好賣壞,都是同樣的限期壓力,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

據內政部資料,2025年Q1全台住宅開工量達3萬3232宅、年增32%。進一步觀察六都,四都出現成長,依序為新北市6,899宅、年增246.7%,高雄市7,654宅、年增70.1%,台中市6,960宅、年增57.2%,桃園市5,728宅、年增6.6%;台北市與台南市則呈現衰退,分別年減47.9%、27.5%。

2025年Q1全台住宅開工量達3萬3232宅,其中又以新北市、高雄市年增幅最多。(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2025年Q1全台住宅開工量達3萬3232宅,其中又以新北市、高雄市年增幅最多。(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頂著「川普風暴」也得開工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六都中以新北市開工量最高,一方面新北市人口、住宅量體需求長年全台最高,近年也受惠重劃區、軌道建設等加持,不少建商爭相推案,尤其是第一環行政區創下不少高單價,加深開發商推案信心;而高雄市搭乘台積電話題下,建商大舉推出「台積宅」,土地已買、融資已貸,即使房市趨冷,也有非動工不可的壓力。

徐佳馨表示,即使房市受到打炒房、川普風暴的連續重擊,面臨主管機關壓力,建商們也難以再將建案推延,即使房市冷淡仍得頂著壓力開工。新案市場適逢市場趨冷氛圍,零自備款、低首付等模式的建案興起,建議挑選具財力基礎的大型建商,以免遇到小型建商不堪貸款壓力而爛尾,因此對消費者而言,眼下除房價之外,建商品牌實力的強弱,才是購屋時最要緊的事情。

央行規定土地融資後限期18個月動工,違反者恐面臨「撤照、抽銀根」壓力。(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央行規定土地融資後限期18個月動工,違反者恐面臨「撤照、抽銀根」壓力。(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建照、融資開工有時限 建商「撤照、抽銀根」壓力大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建築法規定,起造人領得建照或雜項執照起,6個月內必須開工,因故不能開工,得申請展延3個月;另,央行為了避免建商借錢養地,2021年規定購地融資最高5成,保留1成動工款,並要求建商18個月內動工興建,逾期者銀行依「合理比例」逐步收回貸款並逐年加碼計息。

他進一步指出,2024年Q4房貸之亂、央行信用管制後,房市買氣迅速急凍,不少建商延遲928檔期推案,但在上述兩開規定下,再怎麼推延都有一定時限,對於建商而言,即使口袋夠深不怕貸款慢慢被抽回,但興建一個建案至少要2~3年,一旦被取消建照,重新申請等手續將造成入帳時間大幅拖延,尤其是上市公司,都有必須推案、動工的壓力。

#全台房市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