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建築業備戰2025:供應鏈變革五大策略 推動永續與社區共融

圖、文/永續新聞網 

從疫情以來的材料與勞動力短缺,到今日全球通膨與碳規範推進,供應鏈已成為建築產業運作的關鍵命脈。英國建築顧問公司Watts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建築工程「沒有韌性供應鏈,就沒有穩定進度」,並提出五大策略協助業者提升供應鏈效率與應變能力,迎接2025年後的新挑戰。

建築業供應鏈正成為韌性與永續轉型的關鍵戰場,誰能率先佈局,誰就掌握未來主導權。(圖/永續新聞網)

▲建築業供應鏈正成為韌性與永續轉型的關鍵戰場,誰能率先佈局,誰就掌握未來主導權。(圖/永續新聞網)

多元化供應商組合,打造抗壓韌性

通膨推高木材、鋼鐵、水泥等關鍵建材價格,也加劇原料短缺。企業若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易面臨價格波動與供應斷鏈風險。Watts建議,與多家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有助分散原物料價格壓力、穩定材料取得,並透過規模化採購提前鎖定價格,降低未來不確定性。

強化人才與技能培育,減少施工延誤

截至2025年,英國建築業仍面臨技術工人短缺問題。Watts指出,企業應採取多元策略,包括與人力機構合作補足即時人力缺口、投資員工技能提升、透過有效招募傳達產業價值,吸引年輕世代投入。比起仰賴自動化系統,從人力資源面打造永續工作團隊更具長遠效益。

導入科技與數據分析,建立智慧供應鏈

AI 與數據技術正重塑採購與物流流程。企業可透過AI預測系統掌握材料短缺風險、即時追蹤供應狀況、分析供應商績效,全面提升效率與應變力。英國政府亦於2024年推動《AI 採購指南》,鼓勵產業導入智慧化工具,強化公共與民間項目的透明與效率。

推動永續與社區共融,回應政策與市場期待

面對日益嚴格的低碳與永續採購規定,企業須優先選用低碳與可追溯來源的建材,避免失去標案資格或遭遇聲譽風險。同時,Watts強調,業者應落實「社區共創」原則,主動與當地居民協作、採用在地供應鏈與循環經濟設計,以創造更具社會影響力的建設成果。

提升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確保供應不中斷

建議企業定期盤點供應鏈脆弱點,規劃備援供應商與替代材料來源,並密切追蹤全球原物料價格與運輸情勢變化。透過前瞻性的風險管理,企業將能更穩定應對未來可能的供應干擾。

國際觀點:亞太地區可借鏡的策略

台灣與亞太地區同樣面臨建材價格波動、碳管理壓力與技術人才短缺等挑戰。近年政策如《淨零排放路徑圖》、《政府採購永續條款》陸續上路,企業需強化供應鏈碳資訊管理、導入AI與ESG採購原則,並優先支持在地供應鏈發展,以提升整體韌性。

Watts的建議提供了具體借鏡方向,從策略性多元採購、智慧預測系統、永續材料應用、人才培育,到社區共融設計,都是企業提升競爭力與因應未來建築轉型趨勢的關鍵行動。

結語

建築業供應鏈不再只是後勤管理問題,而是企業穩健營運、因應氣候政策與抓住商機的核心競爭力。2025年之後,能夠積極轉型、與政策接軌並導入新技術的企業,將能在激烈的產業變局中脫穎而出。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94要客訴】黃呂錦茹甩鍋失敗!朱立倫黃國昌聯手反倒閣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