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美陷入總經溫和但關稅恐慌的玄學 全國最煎熬男人一定是「他」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對等關稅之亂,讓聯準會主席鮑爾陷入困境抉擇。(圖/翻攝自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臉書)

▲對等關稅之亂,讓聯準會主席鮑爾陷入困境抉擇。(圖/翻攝自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臉書)

美國勞工統計局今日公布,3月進口物價指數意外下跌0.1%,年增率放緩至0.9%,低於市場預期的持平與前月的1.6%。能源價格下滑4.5%是主因,顯示通膨壓力在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全面生效前暫緩。然而,這一數據與市場對通膨飆升的擔憂背道而馳,這使得6月的決策不僅關乎短期市場反應,更將影響未來經濟軌跡,成為聯準會主席鮑爾(Powell)比疫情時期更為艱難的選擇。

鮑爾早在4月3日便警告,關稅的經濟影響「難以評估」,並表示:「關稅規模將遠超預期,通膨與成長放緩的影響也會更大。」他指出,聯準會的雙重使命——2%通膨與最大就業——正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展望」。過去,鮑爾曾果斷出手穩定經濟,如2020年疫情降息、2022年通膨加息及2023年銀行危機救市。但如今,關稅帶來的通膨風險與潛在衰退壓力,讓貨幣政策進退維谷。

3月進口物價下跌短期緩解通膨預期,6月降息機率升至65%。但分析師警告,7月若145%對華與46%對越南關稅落地,進口成本或推高CPI至3.5%-4%,聯準會恐難輕易降息。市場反應謹慎,標普500今(台灣時間16日清晨)微漲0.4%,反映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儘管近期總經數據顯示經濟成長趨於溫和且通膨壓力有所緩解,包括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4%,低於市場預期的2.5%,且核心CPI年增2.8%,創近4年新低,顯示通膨壓力明顯減輕。同時,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2.7%,也低於預期的3.3%,反映上游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然而,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推升未來物價,令聯準會在抑制通膨與維持經濟成長間面臨更大挑戰。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高漲,尤其是即將於6月召開的聯準會會議,升息或降息的抉擇成為鮑爾主席面臨的艱難挑戰。

與疫情期間的緊急降息相比,當前情況更為複雜,因為通膨尚未完全受控,且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施壓,令貨幣政策必須在抑制通膨與支持經濟成長間取得微妙平衡。這使得6月的決策不僅關乎短期市場反應,更將影響未來經濟軌跡,成為鮑爾比疫情時期更為艱難的選擇。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