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人物/逆襲女王蘇姿丰如何挽救AMD 突圍矽谷被譽為半導體建築師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4月15日矽谷強人AMD執行長蘇姿丰炫風訪台,不少台大學生朝聖。(圖/資料照)

▲4月15日矽谷強人AMD執行長蘇姿丰炫風訪台,不少台大學生朝聖。(圖/資料照)

相較逛夜市皮衣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顯得沈穩許多,15日赴台大演講,校園裡刮挖起蘇媽風,認同自己是台裔美國人的她,在半導體這個戰場上,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她接掌AMD時公司瀕臨破產,股價低至約3美元,市場份額被英特爾(Intel)與輝達(NVIDIA)吞噬。10年後,AMD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成為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AI)的關鍵玩家。蘇姿丰,這位台南出生的MIT博士,不僅救了AMD,還改寫了全球科技競爭的規則。

逆境中的翻盤

「我喜歡贏,」她在2023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說,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這種務實的決心,驅動AMD從PC市場的追隨者,變成資料中心與AI晶片的挑戰者。2012年,她加入AMD,當時公司連年虧損,債務纏身。2014年10月,她被任命為執行長,蘇姿丰接手的AMD,宛如一艘漏水的船。

當時美國市場由英特爾主宰CPU市場,輝達壟斷GPU,AMD的現金流岌岌可危。她迅速展現果斷:放棄低利潤的移動晶片,聚焦高性能計算;將製造外包給台積電,釋放資金投入研發。她的核心武器是「晶片模組化」(chiplet)設計——將晶片拆分成小模組,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能。

2017年,基於Zen架構的Ryzen與EPYC處理器問世,震撼市場。AMD的伺服器晶片以高性價比擊中英特爾痛點,SEC 10-Q報告顯示,AMD的CPU市占率從谷底回升至近11%。微軟Azure、亞馬遜AWS相繼採用EPYC,連遊戲主機巨頭索尼(PlayStation 5)與微軟(Xbox Series X)也選用AMD的客製化晶片。「她重新定義了AMD的競爭邏輯,」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說。「不是硬碰英特爾或輝達,而是找到利基,讓客戶無法忽視。」

AI時代的野心

蘇姿丰的目光從未停留於過去。2022年,她主導490億美元收購Xilinx(SEC 8-K),將AMD的觸角延伸至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為AI與資料中心打造整合方案。2023年,AMD推出Instinct MI300系列AI加速器,挑戰輝達的H100霸權。財報顯示,2024年資料中心業務占AMD收入近50%,客戶包括Meta、微軟與谷歌雲。

「AI是未來十年的戰場,」她在2024年CES keynote說,「AMD會是核心玩家。」市場數據佐證她的信心:Gartner估計,2025年AI晶片市場將達1500億美元,AMD正加速追趕輝達約95%的市占率。作為台裔領袖,蘇姿丰常被拿來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比較。兩人都出生台南,卻走上不同道路。黃仁勳以輝達的「全棧AI」策略,打造封閉生態,市值衝破3兆美元;蘇姿丰則採開放路線,與台積電、微軟等結盟,強調性價比與靈活性。《Forbes》分析,輝達短期內無可動搖,但AMD的資料中心收入增速已超預期,2024年第三季成長115%。科技業有這樣的說法,「黃仁勳是預言家,蘇姿丰是建築師,」Wedbush分析師Matt Bryson說。「她在夾縫中建了一座堡壘。」

從台南到矽谷

1969年,蘇姿丰出生於台南,父親經營汽車配件生意,母親教她數學。她三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小時候常在父親的倉庫裡拆解機械。MIT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為她打開大門,她在IBM研發絕緣體上矽(SOI)技術,後在德州儀器與Freescale半導體歷練,成為晶片設計與商業策略的罕見雙棲人才。2023年,她獲《Fortune》年度最佳女性領袖,2024年更入選《時代雜誌》年度人物。

#蘇丰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