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不用規律運動!研究揭「日常1動作」就能保護心臟、強化大腦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運動有益健康,但現代人生活忙碌而無暇規律運動。(圖/Pixabay)

▲運動有益健康,但現代人生活忙碌而無暇規律運動。(圖/Pixabay)

運動有益健康,但現代人生活忙碌而無暇規律運動。醫師張家銘表示,所幸,今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使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只要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偶發性身體活動,例如走快一點或追公車等,就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的風險。此外,一篇今年發表的研究也證實,心肺適能越高的人,大腦萎縮得越慢,記憶力、推理力、反應速度也保留得越好。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很多人每天工作、生活繁忙,無法給自己一些時間規律運動。但一連串新的醫學研究顯示,只要在日常中,多動一點,就能保護心臟、守住大腦、延緩老化。

他表示,2025年《Circulation》期刊的一項追蹤超過2.4萬名中老年人的英國UK Biobank大型研究指出,即使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只要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偶發性身體活動,例如走快一點、提菜籃、爬樓梯或追公車,就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現,每天只要4~5分鐘的劇烈活動,或是23分鐘的中度活動,心血管風險就能下降3~5成。研究發現,1分鐘劇烈活動,約等於3分鐘中度活動,約等於35~48分鐘輕度活動」

張家銘表示,喜歡快走的人,可以走得快一點;平常上下樓梯的人,可以爬個幾層樓;有空掃地、提重物、加快做家事的速度,也一樣達到保護心血管的功效。

此外,2025年發表在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研究也指出,心肺適能越高的人,大腦萎縮得越慢,記憶力、推理力、反應速度也保留得越好。這不只是一點點差異,是大腦從50歲、60歲、70歲開始,仍能保有靈活思考、敏捷反應、清晰記憶的關鍵。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xohofhG84
▼復健醫嗅「1事古怪」神抓骨癌!6旬翁「背痛到夜不能寢」:一查竟是"攝護腺癌轉移" 腫瘤啃食脊椎:產劇痛!(影片源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大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扯!張通榮子偷戶政資料連署罷免綠議員 民進黨開記者會怒批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