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連國程/綜合報導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7日搶先各國領袖,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面協商關稅及加薩問題,然而現在消息傳出,川普先見納坦雅胡,更重要的原因是出手阻止以色列在5月對伊朗開火,不僅如此,美國19日還要與伊朗在羅馬進行第二輪核計畫談判。

▲伊朗外交部長表示,19日將再與美國談判。(圖/翻攝自@Seyed Abbas Araghchi X)
以色列欲攻擊伊朗 美國這次不支持
以色列襲擊伊朗想要成功,仍需美國支援。川普7日告訴納坦雅胡,美國這次不會支持以色列。《紐時》引述白宮消息來源指出,川普幕僚針對是否支持以色列的攻擊計畫,有過一場激辯,部分以色列官員也曾樂觀以為白宮會點頭,協助他們對伊朗開火。
報導指出,美國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司令庫里拉(Michael E. Kurilla)跟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對以色列的計畫持開放態度,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及國家情報總監賈巴德(Tulsi Gabbard)持反對態度,認為攻擊伊朗未必就能限制其發展核武,況且美國現在也沒必要被捲入中東戰事,最後川普選擇使用外交手腕,而非軍事行動。
納坦雅胡之所以有這番野心,是因為伊朗的軍事防禦系統不如以往強大,《紐時》指出,納坦雅胡要求官員向美方報告襲擊伊朗的計畫,官員表示要到10月才能準備就緒,而納坦雅胡沒耐心等到那時候,尋求美方支持,希望能在5月發動攻擊,以色列對於美國的支持絕對有本錢樂觀,因為根據法院資料,伊朗曾在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試圖暗殺川普,沒料到川普會拒絕以色列的提案。
失去敘利亞阿薩德支援 伊朗態度略顯軟化
伊朗目前面對美方的態度也略顯軟化,在4月對以色列的襲擊行動中,伊朗大部分的導彈無法攻破美國和以色列的防禦。伊朗的主要盟友真主黨,2024年被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摧毀。隨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府垮台,讓伊朗從此失去強大後盾,而美軍也早就在中東部屬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及卡爾文森號,另外還有防空系統,阻止伊朗襲擊以色列。
川普在外交上,對伊朗態度仍相當強硬,3月17日,川普警告伊朗資助的葉門胡塞武裝停止襲擊,他在社群平台發文寫道:「從現在開始,胡塞武裝開的每一槍,都會被視為伊朗開出的一槍」,並補充說伊朗將被追究責任並承擔可怕的後果。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16日表示,伊朗19日將於羅馬與美國進行第二次核計畫談判,阿拉奇與白宮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12日於阿曼談判兩個多小時,根據《紐時》,雙方在會談後,態度都變為更強硬,美國從限制伊朗發展核武,轉變為「徹底拆除」伊朗核武計畫,而伊朗則表示他們「為了和平發展核武,沒有商量餘地」。
川普:不希望伊朗發展核武
川普團隊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的態度也莫衷一是。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近日表示,伊朗必須取消發展核武的計畫,然而維特科夫15日受訪時指出,應該按照2015年的核協議,容許伊朗進行上限為3.6%的鈾濃縮,然而他在16日態度轉為低調,川普則明確表示,不希望伊朗發展自己的核武。
伊朗民眾則是希望政府與美國好好談判,讓步也無所謂,他們要的是發展經濟。網友紛紛喊話政府:「當你不管理好與世界的關係時,什麼都不會改善」、「川普是一個追求交易的人。現在是我們的官員考慮人民需求,並達成協議的時候了」。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