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軍演投書喊「和解」 吳欣岱斥「大愚若智」:給香港一巴掌

政治中心/程正邦報導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中共演訓敏感時機,投書美媒大談兩岸和解。(資料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中共台海演訓期間,投書美媒《紐約時報》,以「台灣時日無多」(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為題,從一位台南出租車司機憂慮台灣前途談起,指出「台灣維持和平與自由的唯一途徑是與中國和解」。對此,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直言:「龍應台一如以往地長篇大論說廢話。」

吳欣岱在 臉書表示,龍應台的文章架構,勢必包含與一個市井小民的對談—可能是計程車司機,也可能是菜市場的老闆娘,最好有一些南部、講台語、務農、鄉下人的標籤,以襯托出她外省菁英下凡來開示的學問淵博。再來,一定是滿臉專業講幹話。明明是唸文學、文化背景的人,但談起國際政治,那個自信程度彷彿是政治學博士,全憑自由心證,「真可謂無知者無畏,大愚若智」。

對於龍應台說台灣人普遍的擔憂,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吳欣岱質疑,「邏輯矛盾的是,烏克蘭最初就是因為和俄國簽訂和平協議,放棄能用來保衛自己的必要武力,最終才引來戰火。」龍應台卻將台灣反侵略的自保行為,都解釋成政治人物的挑釁。

▲吳欣岱批龍應台「和平才有民主」的說法,是給香港一巴掌。(圖/翻攝自吳欣岱臉書)

至於龍應台回憶馬英九執政時的榮光,吳欣岱大酸,「那是因為她本人就是大中國主義的既得利益者,從散播殖民文化的優越從中獲利,甚至當上了文化部長,她當然覺得那段時間很好。但事實上,那是許多台灣人過得最痛苦、對中國依賴性最強、本土意識被打壓地最嚴重的一段時期。」

龍應台在文章最後,說唯有確保和平了,才可能保有民主。吳欣岱直斥這個說法倒因為果,更是給了現在的香港大大的一巴掌。因為在反送中事件結束,相對「和平」的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掉到十年來最低,民主指數節節下跌。世界上從來沒有屈就於表面和平而獲得民主的例子。反而有太多的案例,是因為信任獨裁國家的承諾而自食惡果。

吳欣岱認為,龍應台疑美論的受眾可能只有過去那些「失根蘭花」、「大江大海」派,因為只有從來沒看過腳下土地的人,才會靠著幻想國際角力的陰謀論,去作為不站出來捍衛家園的藉口。吳欣岱強調,面對敵國侵略,「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心態才是唯一的自保之道。

吳欣岱 龍應台 馬英九 文化部長 中共 紐約時報 台灣 香港 烏克蘭 中國 民主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