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專訪/寧吊死也不逃 黎智英為獻身自由成中共最怕「麻煩製造者」

記者張渝萍/採訪報導

「他(黎智英)曾說,自己寧願吊死在中環,也不願讓中共得逞,說他是逃兵」。曾任香港壹傳媒董事,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相識逾30年的祁福德(Mark Clifford)接受視訊訪問時向記者表示,對中共來說,黎智英正是非常特殊的「麻煩製造者」,因為黎智英真正相信自由,且擁有龐大的資源為他發聲,而最讓中共不安的是,黎智英儘管身陷囹圄,他仍是一個自由人,無人能真正羞辱他。

祁福德接受專訪指出,黎智英的單獨監禁已是酷刑。(圖/記者製作)

▲祁福德接受專訪指出,黎智英的單獨監禁已是酷刑。(圖/記者製作)

祁福德近期出版《黎智英傳》中文版,希望能透過出版書籍讓更多人能關注黎智英案。

黎智英(Jimmy Lai)遭港府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案件自2023年開始審訊,2024年11月20日開始作證,耗時超過三個月。今天,也就是8月14日原定有8天的結辯陳詞,但因暴雨延遲至15日。後續還有求情判刑等階段,預計黎智英案將在今年會有判決結果,而黎智英之後可能也依判決會進行上訴。,後續還有求情判刑等階段,預計黎智英案將在今年會有判決結果,而黎智英之後可能也依判決會進行上訴。

《黎智英傳》是祁福德透過大量黎智英的書信資料與黎的親友訪談撰寫而成。內容提及黎智英的幼時生活,正是為了逃離毛澤東時期的大躍進與大饑荒悲劇,隻身來到香港。之所以嚮往香港,是因他曾嘗過香港客人賞他的一塊巧克力,那口無比甜美與幸福感拉著他前去香港,給了他冒險與創業的沃土。祁福德說:「香港對他來說就是自由,一開始是最基本的吃得飽的自由,有工作的自由、可以賺錢、自己做人生選擇的自由。」

在香港冒險的黎智英早在1990年代就已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圖/翻攝《黎智英傳》)

▲在香港冒險的黎智英早在1990年代就已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圖/翻攝《黎智英傳》)

祈福德提到,在香港冒險的黎智英早在1990年代就已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先擁有了紡織工廠,再創了連鎖服飾店佐丹奴(GIORDANO),「但根據所有認識他的人對我說的,黎智英在1970、1980年代一點也不政治化,事實上他還很支持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

接著1989年天安門運動爆發,黎智英深深地被天安門前的學生感動,他在佐丹奴賣著印有學運領袖柴玲、吾爾開希和王丹肖像的T-Shirt,再把賣衣服的收益捐給學生,祈福德說:「據我所知,他總共捐了超過10萬美元給在北京的學生們。」

對當時的黎智英來說,他真的相信中國將迎來經濟、政治、思想都自由的中國,祁福德說:「但當這一切被血腥鎮壓時,他真的心碎了。」祁福德常將黎智英比喻成六四的坦克人,他從那時起,決定創立壹傳媒,為他的「自由中國夢」奮鬥。

1989年天安門運動爆發,黎智英深深地被天安門前的學生感動。(圖/翻攝《黎智英傳》)

▲1989年天安門運動爆發,黎智英深深地被天安門前的學生感動。(圖/翻攝《黎智英傳》)

壹傳媒1990年在港創立,很快地在香港壯大、旗下產品皆為香港最熱銷的報紙雜誌,甚至還改變傳統媒體的運作。祁福德說,因為黎智英發現他可以把「民主」賣給香港人,而且不會有競爭對手,因為其他人都害怕,「對一個商人來說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你有一個大家都想要的產品,然後還正好都沒競爭對手。」

即便是一國兩制,在香港做反對派讓黎智英初期壓力不小。祁福德回憶道,「我記得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我曾在君悅酒店見過他(黎智英),當時他跟《USA Today》創辦人紐哈斯(Al Neuharth)在一起,黎智英當場就哭了,因為他說他預期自己會坐牢。」祁福德表示,從那時起,黎智英就在為自由民主奉獻做準備。

在幾乎無競爭者以及黎智英追求自由的堅持下,香港《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無意間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反對聲音。首次可見壹傳媒的影響力正是2003年,當時黎智英和他的媒體,是協助推動50萬人上街反對《國安法》的主要力量之一。之後2014年的雨傘運動雖然黎智英稍微退到第二線,不想如過去一樣主導運動,但到了2019年的反送中條例運動開始,《蘋果日報》與《壹傳媒》再次成為主要的反對派媒體與聲音,祁福德說:「對他來說,壹傳媒一開始是事業,但後來變成一種使命。」

但在中共極權無情鎮壓,並在2020年實施香港《國安法》後,壹傳媒熄燈、黎智英與壹傳媒高層們皆入獄。

祁福德感傷地說:「這正是讓我最心痛的地方,他那麼愛香港,也那麼愛中國,他是個真正的愛國者。但現在卻被中共迫害,被單獨監禁。」祁福德續指,監禁黎智英這件事本身就揭露了中共「正當性」的虛偽,「中共說自己正帶領中國邁向偉大民族復興,但你想想,一個國家裡最愛國的人被單獨監禁,這是哪門子的復興?」

回過頭看,黎智英幼時逃至香港,經歷過中共鎮壓天安門、香港各年代的民主運動,一次又一次讓他守護香港自由的決心更加堅定,在他心中種下抗爭的種子。祁福德說:「在我認識的人裡,他可能是我見過最無所畏懼的人……我不認為中共過去曾遇過像這樣的人。」

祁福德表示,一個國家裡最愛國的人被單獨監禁,這是什麼樣的「偉大復興」?(圖/翻攝畫面)

▲祁福德表示,一個國家裡最愛國的人被單獨監禁,這是什麼樣的「偉大復興」?(圖/翻攝畫面)

對於自由的信念讓黎智英的精神狀態近乎是殉道者。因為對黎智英來說,香港給予他的「自由」讓他能脫離貧窮、無拘無束地達成他的夢想,也因此怎樣都不會離開香港。

尤其黎智英早在1992年就是英國公民,在被港警抓捕之前有非常多機會可以離開,加上他被捕前的財產預估達12億美元,完全可在國外安享晚年。祁福德就說,黎智英曾說寧願自己吊死在(香港)中環,也不願被中共說是逃兵。

書中邀請蘇聯時期的政治犯夏蘭斯基(Natan Sharansky)寫序,夏蘭斯基在序中提及黎智英曾在2020年入獄前,曾致電問他該如何面對無法預見盡頭的牢獄生活,夏蘭斯基當時回覆他:「監獄無法羞辱你,能羞辱的你的只有你自己。」

祁福德(中下)表示,黎智英(左上)入獄前,曾多次與蘇聯時期的政治犯夏蘭斯基(右上)(Natan Sharansky)通話。(圖/翻攝畫面)

▲祁福德(中下)表示,黎智英(左上)入獄前,曾多次與蘇聯時期的政治犯夏蘭斯基(右上)(Natan Sharansky)通話。(圖/翻攝畫面)

但夏蘭斯基稱,其實黎智英早就憑直覺掌握這個道理,從他在獄中書寫的信件中可見,即便身體不自由,他仍是中共最棘手的自由人。祁福德表示,這些年來黎智英已激勵非常多人,讓全世界都有人在為他聲援,對中共施壓,「我有機會讀到黎智英入獄第一年多寫的幾十封信件,這些信讓我非常震撼,他把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挑戰當作是一個機會。」

對於目前的處境,黎智英未逃避。祁福德說:「他接受了這個挑戰,試圖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而黎智英的命運將如何,祁福德向記者表示:「我們現在無法得知,因為這取決中共,但他無懼的精神、勇氣以及對自由的深信不疑,都讓他與眾不同,成為一位真正獨特的麻煩製造者。」

近期出版《黎智英傳》的祁福德接受三立專訪,提及黎智英單獨監禁酷刑已嚴重危害他的健康。(圖/記者張渝萍拍攝)

▲近期出版《黎智英傳》的祁福德接受三立專訪,提及黎智英單獨監禁酷刑已嚴重危害他的健康。(圖/記者張渝萍拍攝)

 

不流血的謀殺系列專訪:

之一:中共怕的麻煩製造者

之二:黎智英單獨監禁酷刑

之三:英警順著中共噤港人

之四:海外中國人自我審查

之五:港記者無畏的新聞魂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直播中LIVE】【20250814】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