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趕移民又出新招!川普「賜死」後再逐出國 DOGE還可存取移民機密資料

編譯連國程/綜合報導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即將離開白宮,原本由他帶領的政府效率部大砍公務員,最近又把矛頭對準移民。根據《華盛頓郵報》,政府效率部的官員已經取得許可,能存取司法部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和上訴系統(ECAS)的機密資料,裡面包括數百萬移民的地址、犯罪紀錄等敏感個資,政府效率部現在多了一項任務,就是協助川普掃蕩移民。

之前由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現在加入協助掃蕩移民的行列。圖為馬斯克在X上轉貼的AI生成圖。(圖/翻攝自X平台 @elonmusk)

▲之前由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現在加入協助掃蕩移民的行列。圖為馬斯克在X上轉貼的AI生成圖。(圖/翻攝自X平台 @elonmusk)

川普祭出新手段 逼走並「賜死」移民

《華郵》披露,六名政府效率部的「顧問」都跟馬斯克有淵源,他們在18日獲得司法部核准,可以進入ECAS系統,美國移民的更多資訊,包括與執法部門打交道的紀錄,恐將落入他們手中。報導指出,這是川普政府驅逐移民祭出的最新手段。

不僅如此,川普政府在3月中大規模將一批委內瑞拉移民強制送出國後,政府效率部加入驅逐移民行列,無視自家員工反對,要求社會安全局將另外6000位活得好端端的移民列為「死亡」,逼他們自行離開美國。另外,與政府效率部合作密切的移民及海關執法局,上週要求進入醫療保險資料系統,而國稅局也與國土安全部共享資料,要揪出更多非法移民。

政府效率部能取得移民個資 律師憂心

政府效率部此舉引發侵害民眾隱私的擔憂,《華郵》引述國家移民法律中心律師皮爾森(Lynn Damiano Pearson)表示,政府效率部想看到的資料,通常只有民眾本人或其委任的律師才能看到,根本不應該落入行政機關手中。

她補充,這些資料若被拿去做其他用途,後果不堪設想。報導引述一位官員表示,ECAS系統保存的數百萬移民的紀錄,至少可以追溯到1990年,不僅移民本人,他們委任過的律師名單也在裡面,這名官員一言以蔽之,ECAS系統保存的是「移民與美國政府進行的所有互動全紀錄」。

用「外敵法」掃蕩移民 遭法官批未依正當程序

川普政府3月援引戰時冷僻的「外敵法」掃蕩非法移民,引發諸多爭議,一名法官斯威尼(Charlotte Sweeney)21日在丹佛的聽證會上質疑,根據該法規定,政府驅逐移民時,必須保障他們在法庭上辯護的權利,然而川普政府當時不分青紅皂白,就把200多人整批送上飛機,許多移民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就被送至薩爾瓦多恐怖監獄。

根據路透,斯威尼法官目前正在審理一件政府驅逐移民案,她正盡力避免兩名被拘留在科羅拉多州的委內瑞拉男子遭驅逐出境。斯威尼質問執法人員:「你表現得好像大家都知道有種制度叫做人身保護救濟」,批川普政府根本沒有依照正當程序逮人,而川普21日則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抱怨法官「阻礙政府驅逐暴力份子」。

川普與移民法律戰升級 政府遭暫時禁止驅逐移民

目前仍有一批委內瑞拉移民被關押在「藍帽拘留所」(Bluebonnet Detention Center),他們的律師希望法院命令政府,至少要在驅逐前30天通知這些移民,根據路透,美國司法部律師維爾奇克(Michael Velchik)21日表示,政府將事先通知移民:根據法律,他們是被驅逐的目標。

川普政府跟移民的法律戰越演越烈,代表移民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18日緊急向法院提出聲請,要求下令暫緩驅逐委內瑞拉移民,最高法院19日裁定,暫時禁止政府驅逐移民。路透引述司法部表示,這些移民團體跳過下級法院,直接向最高法院尋求救濟,作法並不妥適。

美政府稱有提前通知 公民團體打臉

報導引用聯邦總律師蘇爾(D. John Sauer)表示,被拘留的人都有提前收到通知,並且有足夠的時間聲請司法審查,然而這番說法遭到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律師駁斥,表示若最高法院沒及時出手阻止,人早就被川普政府趕出去了。

另一方面,民主黨議員也積極奔走,要從薩爾瓦多監獄帶回被驅逐的委內瑞拉移民賈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繼參議員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16日前往薩爾瓦多探監之後,眾議員德克斯特(Maxine Dexter)21日也前往薩爾瓦多,要求帶回賈西亞,然而被薩國政府拒絕,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16日說,若賈西亞被帶回美國,政府會再把他趕出去,21日她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重申:「賈西亞是一個需要被驅逐出我們國家的人」。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