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歐盟誼破裂,德國驚醒,鬆綁財政並加強軍備。(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自總統川普4月2日宣佈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9日急踩剎車除中國課145%關稅以來,其他國家課徵10%,延後90天公告稅率。川普稱其為「解放日」迄今未滿一個月,全球投資市場卻無比煎熬,資金正在大規模撤出美國資本,美元、美債、美股全都面色青筍,避險情緒飆到史上新高21日黃金價格衝破每盎司3,400元美金,而川普還在嚷嚷著想換掉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自砸原本避險之星「美債」地位。
「解放日」後,美債10年期收益率飆升至4.41%,外資持股比例降至30%,創歷史低點、美國標普500指數4月21日重挫2.4%,美元對瑞士法郎貶至十年低點0.8842,歐元突破1.1500,美元兌日圓測試140.00,顯示投資者對美國金融體系與美元的信心動搖。川普公開威脅撤換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進一步打擊市場對美國體制的信任。
投資人正加速撤出美國國債,尋求更穩定的避險港灣,意外地,德國國債(Bunds)冉冉升起。德國國債過往受制於嚴格的「債務剎車」(Schuldenbremse),這項寫入憲法的財政規則限制聯邦淨借款不得超過GDP的0.35%,導致國債淨發行量長期為負,市場陷入「債券稀缺」,2015-2024年,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多數時間低於1%,甚至長期為負,對追求收益的機構缺乏吸引力,歐元區內,原有的投資者更青睞高收益的義大利、西班牙國債。
川劇驚醒沈睡中的德國
然而,2025年德國投資市場出現了命運轉淚點,包括美國川普政府在俄烏議題上意外地站到親俄陣營,2月28日烏克蘭總理澤倫斯基與美國正副總統吵架的畫面震驚全球,俄烏戰爭調停未果,川普又發動關稅戰,讓美歐百年邦誼出現裂痕,德國一下子被美國「川劇變臉」中驚醒過來,萎靡多年的德國執政聯盟於2025年3月宣布5000億歐元基礎設施基金計畫(涵蓋多項政府計劃),並鬆綁債務剎車,允許國防支出超GDP1%及聯邦州借款上限升至0.35%,這一財政擴張計畫預計未來10年新增債務超1兆歐元,結束債券稀缺時代。
加之歐洲央行(ECB)的政策轉向為德國國債收益率注入動能。ECB自2024年逐步降息,2025年3月存款利率為2.75%,但德國財政擴張點燃通脹預期(2.3%),抵銷降息壓力。市場預計ECB 2025年溫和降息100-125基點,推高德國國債吸引力。4月中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47%,創近年高點。
德國國債市場受益於財政擴張與ECB的溫和政策,預計2025-2027年GDP增長0.4-0.5%,高於歐元區平均0.2%。機構投資者正大舉增持德國國債。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024年的低點0.8%攀升至2025年4月中旬的2.47%。養老基金、險資與銀行因德國的AAA評級與低債務/GDP比(60%)而青睞其安全性。彭博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券基金對德國國債的淨流入達320億歐元,超越法國與義大利國債。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