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研究發現,社交孤立會對心臟病發或中風病患的死亡機率提高30%,孤獨反而不是致命的危險因子。
這項由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哈庫利南(Christian Hakulinen)主持的最新研究,是以48萬名40歲至69歲的男女為研究對象,追蹤7年,由這些對象提供成長背景、教育程度、收入、生活型態及憂鬱病史等個資,再讓研究人員分別評估他們的孤獨、社交孤立程度,結果有10%受試者者符合社交孤立,6%符合孤獨,1%兩者兼具。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資料與首度中風、心臟病發者及死亡者交叉比對,發現即使納入抽菸、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等危險因子,孤獨與心臟病死亡機率並無關連,反而是社交孤立將提高中風與心臟病發者的死亡率30%,且就算將上述的不良生活習慣因素納入比對,兩者唯一存在的關聯就只剩社交孤立。
社交孤立就是指不愛與人接觸、不愛參加社交活動,也沒什麼朋友,比暫時獨處的「孤獨」還嚴重。這項研究結果等於證明,社交孤立恐怕不亞於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心理影響生理甚大。

▲(示意圖/pix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