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r.6

有一位學長有次分享他一生中最遺憾的事,這位學長從小就是建中台大,後來很順利的考上美國的研究所,畢業後到外商,爬到大中華區最高職位,即將退休。
談到「遺憾」,他竟說。
「最遺憾的事,」他說:「就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沒有去挑戰『第一名』的學校。」
大家都向他抗議,已經留學在國外,已經很棒了呀,是想怎樣?
「然後,」他不管大家,繼續說:「畢業後,沒有去找『最大間』的那間顧問公司。」
大家又七嘴八舌,最大的有什麼好,後來那一家,給您機會升遷更快?
「然後,」學長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下:「上班以後,又沒有把握那次機會,去大陸闖一闖。」
大家又說,十年後不也出現了更好的機會給他,怎麼可以說當時沒去,就是不好呢?
最重要的是,大家試圖,找出這位學長,為什麼會有這些遺憾?
大家怕,以後自己也有這些遺憾。
後來,大家發現一件事。
這位老學長之所以心中充滿「遺憾」,就是因為他看似顯赫的求學與職涯的歷程,從來沒有「挫折」。
挫折?
是的,雖然外人看起來,他一路都是第一志願,但到了求學末期及職涯初期、有很多選項時,他都選擇了去申請「比較簡單」的研究所、申請「比較簡單」的工作。
學長說:「對。對啊。」
「那是因為,」學長一嘆:「當下,還是希望一切都順利、每次都成功。」
「因為,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受過挫折過。」他說。
於是,學長果然每一個環節都成功了、都繼續的保持他「人生勝利組」的地位了,而在當下,他也真的過得很愉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
但是,就是因為從未遇過「挫折」,自己也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打的最高點在哪裡,這件事,就變成了「遺憾」了。
「沒碰挫折,怎知自己有沒有拿到最好的?」他問。
當下過得一帆風順,人生反而留下遺憾。
當下的順順利利的「保守戰略」,人生反而留下一個問號:「如果,當年,我再更大膽一點、再更大膽一點點……?」
反而是那些一直往前撞的人,全力攻「最不可能」,有一些沒有「中」,真是撞得灰頭土臉啊!但當下療傷以後,三十年後再回來看,至少自己知道自己有「盡力」,以後沒有理由再去後悔了。
所以,這件事告訴我們——
「申請學校」永遠都要試一個最難的,不怕被拒絕。
「應徵工作」也一定要找一家最夢想的公司,一投再投,不怕被冷冷擋在門外。
就連「追求愛情」,也要追一個最難的,不怕夢不成真,只怕沒去追夢。
現在的挫折,現在很痛,但,老後回味過來,就有好多好多的故事。
你開始用「挫折」寫你的故事了嗎?
(圖片來源:Md saad andalib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