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曝這事比黨團換血重要 綠委引柯建銘語錄:現在是提醒民進黨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大罷免吞敗,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成為檢討對象。(圖/翻攝自柯建銘臉書)
大罷免吞敗,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成為檢討對象。(圖/翻攝自柯建銘臉書)

大罷免落幕後,民進黨內外掀起檢討聲浪,總統賴清德也宣示將啟動「四大調整」,其中之一就是「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多名幹部也表達不再續任,被解讀為「逼宮」黨團總召柯建銘,綠委郭國文、林淑芬今(26)日更直接發難,批評柯建銘假傳聖旨、不允許討論等。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認為,朝野必須先對重啟政局達到共識,確立未來的目標、方向跟對話架構後,再來思考「人」的問題才有意義。

8月23日投票結果出爐後,賴清德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回應,宣示將啟動四大調整,包括調整隊形、調整施政順序、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面對媒體關注,未來有何具體方式來促進朝野對話?賴清德則說,過去一年多來,立法院的朝野協商,其實可以再加強,也可以再發揮功能。另外,行政院跟立法院,過去兩院院長也有透過正常管道協商,這些都可以發揮效果。

一名不具名綠委表示,「加強」有兩個可能,是認為民進黨團立場踩太硬、太兇?還是太軟弱?賴清德點出了問題,但並未給出改進的方向,希望黨團未來怎麼做?如果覺得以前民進黨團都跟在野黨團吵架,但黨團也是堅守原則跟立場,難道這也不對嗎?但如果希望黨團調整方向,多妥協、找出折衷方案,那也可以,但作為黨主席的賴清德應該先定調、講清楚一點。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直言,他在726之後就建議朝野應該對話,了解彼此的期望跟需求,再各自進行調整。朝野一定都不認為是自己不對,但未來大家還是要重啟新局勢,以對話取代對抗,那麼要用什麼方式持續對話?如果需要常態性的對話機制,那誰來負責?先確認這些前提,再來談「什麼人/職位要不要調整」才有意義。

鍾佳濱認為,對於重啟政局,朝野必須先達到共識,確立各自的方向跟目標,再來思考人事的問題,如果彼此的目標和方向都沒有確立,就直接跳去討論調整人事,這是捨本逐末,難道繼續做就不能對話?或是換一個人就可以對話?現在的做法很容易變成「這一切的結果是誰造成的」的抓戰犯,但難道找到該負責的人,問題就解決了?以後就不會再打敗仗了?

鍾佳濱強調,必須先確認未來朝野的互動是什麼,再來談每個人的分工,而且現在朝野對於哪些議題要優先處理,也不是毫無交集,像是台美關稅、災後重建,朝野完全不用對話就能有共識,相關法案跟協商也沒有什麼摩擦,「問題是有沒有方向跟目標,不見得現有的人就不能做未來的事。」

鍾佳濱表示,他看過柯建銘很多不同的樣貌,鷹派、鴿派的角色都有可能,過去也曾是很柔軟的人,可以跟任何人合作,今天大家點出的問題,是柯建銘似乎失去了這樣的彈性。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鍾佳濱認為,與民進黨是多數還是少數的關係並不大,正如柯建銘曾經說的,他當總召的時候,民進黨團大多數時間是少數,但以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能夠協調各黨、鎮得住場面,不會搞成如今的僵局,「現在民進黨總召這個角色的侷限或改變,是不是也反射出,國民黨本身的不足?」

鍾佳濱舉例,就像跳「探戈」一樣,如果雙方能力不相當,就會跳得不漂亮,現在柯建銘可能是找不到一個可以跟他跳「探戈」的人。他並提到,2016年民進黨團多數時,柯建銘曾以「國會少數派,唯有透過談判,才有可能取得略大於己方實力的成果,一味杯葛到底、破壞,甚至拒絕談判,只會讓少數派一事無成,輸到脫褲。」來提醒國民黨,「不過,現在這句話提醒的是我們自己」。

#柯建銘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826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