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怎能不愛車】本田調整電動車計畫!碳中和仍是終極目標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CR-V e:FCEV採用燃料電池。(翻攝HONDA網站)

▲CR-V e:FCEV採用燃料電池。(翻攝HONDA網站)

和許多車廠一樣,本田也放慢了電動車的腳步。去年雖然投入高達10兆日圓(約680億美元),但幾個月前已削減30%。原本設定的「2020年純電動車佔年銷量30%」目標,如今也被取消。

本田放慢了電動車的腳步。(翻攝HONDA網站)

▲本田放慢了電動車的腳步。(翻攝HONDA網站)

氫能與新技術齊頭並進

本田最新聲明明確指出,電動車只是通往碳中和的其中一條路。澳洲分公司執行長直言:「我們的終點是碳中和,不是純電。」除了持續研發固態電池,本田也將燃料電池車納入未來規劃。

本田將燃料電池車納入未來規劃。(翻攝HONDA網站)

▲本田將燃料電池車納入未來規劃。(翻攝HONDA網站)

氫能持續佈局CR-V e:FCEV亮相

雖然Clarity退場,但本田並未放棄氫能。最新的CR-V e:FCEV結合了17.7kWh電池與燃料電池系統,純電可跑約46公里,同時具備插電式混合動力功能,靈活性更高。

豐田馬自達斯巴魯的氫能野心

豐田同樣不認為純電是唯一出路,攜手馬自達與斯巴魯,研發可使用液氫、生質燃料與合成燃料的碳中和引擎。不過,Stellantis則選擇退出氫能市場,認為這只是「小眾需求」。

基礎設施是關鍵瓶頸

氫能的最大挑戰是基礎設施不足。根據H2stations.org統計,截至去年底全球僅有約1160座加氫站,合成燃料的基礎設施更是幾乎為零。這使得氫能車與合成燃料車難以普及。

電動車市佔率仍節節上升

雖然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預測電動車市佔率永遠不會超過30%,但IEA數據顯示,2024年電動車已佔全球銷量逾20%,且今年有望突破25%。中國是最大推手,歐洲成長也相當亮眼,2025年上半年市佔率達17.5%,高於去年的13.9%。

#怎能不愛車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