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8月6日為日本廣島原爆80週年紀念日,這次共有120個國家出席上午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活動。目前仍不願停戰的俄羅斯這次未派官員到場,但他的盟國白俄羅斯卻出席,是四年來首度參加。台灣和巴勒斯坦代表也於今年首次參加。

▲人民在紀念日上為罹難者哀悼。(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根據《衛報》報導,廣島市長松井一實(Kazumi Matsui)在這次的演說中指出,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爆發的衝突,讓世界對核武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松井一實在和平宣言中指出:「這些事態發展是公然無視國際社會應該從歷史悲劇中學到的教訓。」
這次的周年紀念日也被看作是眾多高齡「被爆者」(hibakusha),最後一次以親身經歷傳遞核戰的恐怖。「被爆者」是日語詞彙,意旨在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據衛生部最新統計,目前生還者僅剩下10萬人,而其平均年齡高達86歲。在這次的紀念日中,有超過4940名去年過世的倖存者被納入紀念碑的登記冊。廣島的35萬人口中,約有14萬人死於當時的原爆。
回朔歷史,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3天後,接著在長崎投下鈽彈造成7.4萬人不幸喪命。據《衛報》報導,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對於道德和軍事正當性的爭論,但許多美國人仍堅信是他們迫使日本在8月15日投降。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Nihon Hidankyo)於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們表示,人類正在跟時間賽跑,面臨眾多擁核國家的挑戰:「我們現在正面臨比以往還要更大的核威脅,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改變核武國家,哪怕只是微乎其微。」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紀念日結束後召開記者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早上8點15分為原子彈引爆的時間點,廣島舉行了默哀儀式,許多參加者低下頭雙手合十,閉上眼睛為此刻祈禱。這次的儀式中,高齡的倖存者也成為今年紀念日的焦點。96歲的橫山芳江(Yoshie Yokoyama,音譯)周三一早就坐著輪椅和孫子一同來到公園,她告訴記者她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死於廣島原子彈攻擊中:「我的祖父在爆炸發生沒多久後就過世了,我的父母都死於爆炸後併發的癌症。我的岳父岳母也不幸罹難,在我丈夫從戰場回來後他再也見不到父母。每個人都為此感到痛苦。」
日本政府一直以來因拒絕簽署2021年《禁止核武器條約》而飽受批評。許多國家都簽署了該條約,其中不包含國際公認的核武國家。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演說中並沒有提及條約一事,但他強調日本作為唯一被核武攻擊的國家,本有「使命」引領全球放棄核武。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