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跟著齊柏林徒步環島!5年串聯1200里海岸線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全家便利商店帶你走入「看見台灣」之中,圖為鼻頭角日出。(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全家便利商店帶你走入「看見台灣」之中,圖為鼻頭角日出。(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今(1)日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正式啟動為期五年的徒步環島計畫「逐岸行腳」,首次以齊柏林導演《看見台灣》空拍影像為主線,分段走訪全台約1200公里的海岸線。首發路線將從淡水出發,行至宜蘭東澳,為期10天9夜,結合在地職人導覽與偏鄉學童參與,將空拍影像帶入土地現場,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台灣故事。

基金會萬冠麗執行長致詞。(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萬冠麗執行長致詞。(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表示:「『看見』是改變的開始。透過比對齊柏林當年空拍影像與現今地景,參與者能深刻體會人與環境互動所帶來的影響。」她強調,行腳不僅是徒步,更是與土地和人群的對話。「我們邀請沿線在地職人分享耕耘的環境故事,促使行腳者與土地建立更深的連結。」

2025路線達人代表合影。(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2025路線達人代表合影。(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逐岸行腳」預計以五年、五段分別完成環島,依序走訪北部(淡水至宜蘭東澳)、東部(宜蘭至台東)、南部(台東至高雄)、西南(高雄至台中)及西北(台中回淡水)海岸線。全家便利商店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發起民眾零錢捐款、APP捐款及FamiPort小額捐款,長期支持基金會推動環境教育,幫助偏鄉學校如新北市瑞濱國小、台東孩子的書屋等突破交通限制,親身體驗自然生態,擴大環境關懷視野。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 吳采樺部長。(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 吳采樺部長。(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表示,全家依托4300間門市推動環境教育,這次活動讓民眾實地體驗空拍鏡頭下的土地風貌,並提供徒步者補給站,成為最接地氣的環境教育基地。此外,活動期間全家部分門市也將舉辦環境講座,深化民眾對自然保育的認識。

基金會 齊廷洹董事(左起)、基金會 吳雲天顧問、震旦集團 王景賢總幹事、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吳建志副處長、基金會 萬冠麗執行長、全家便利商店 吳彩樺部長、緯創人文基金會 周文玲執行長、瑞濱國小 梁淑媛校長、職人代表 王俊明總幹事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 齊廷洹董事(左起)、基金會 吳雲天顧問、震旦集團 王景賢總幹事、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吳建志副處長、基金會 萬冠麗執行長、全家便利商店 吳彩樺部長、緯創人文基金會 周文玲執行長、瑞濱國小 梁淑媛校長、職人代表 王俊明總幹事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時尚品牌Timberland每年限量發行的Taiwan Mountain Project T恤,今年特別以致敬齊柏林導演為設計靈感,並進行公益義賣。全程參與者及合作學校、公益團體將獲得價值3600元的專屬T恤,鼓勵守護台灣海岸線。報名三天(含)以上行程者,也可免費獲得豪紳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的石墨烯「看見台灣」T恤。

首發「逐岸行腳」將於10月24日至11月2日展開,路線涵蓋淡水石滬、老梅石槽、萬里岩岬、基隆八斗潮境、南雅奇岩、北關海潮公園、壯圍沙丘、蘭陽溪三敆水、東澳粉鳥林等豐富自然與人文景點。民眾可選擇全程10天徒步,或靈活參與至少3天的短期行程。詳情與報名請見基金會官網:http://www.chipolin.org

2020逐岸行腳代表 吳如陵伯伯。(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2020逐岸行腳代表 吳如陵伯伯。(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五年逐岸行腳行程規劃】
2025年 北部海岸:淡水、石門、金山、基隆、福隆、貢寮、頭城、壯圍、南方澳、東澳,約200公里
2026年 東部海岸:東澳、花蓮、豐濱、成功、都蘭、台東,約245公里
2027年 南部海岸:台東、知本、金豐、阿朗壹古道、旭海、枋寮、高雄,約185公里
2028年 西南海岸: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彰化、台中,約196公里
2029年 西北海岸:台中、苗栗、新竹、桃園、林口、八里、淡水,約216公里

首發「逐岸行腳」將於10月24日至11月2日展開,路線涵蓋淡水石滬等自然人文景觀。(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首發「逐岸行腳」將於10月24日至11月2日展開,路線涵蓋淡水石滬等自然人文景觀。(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0815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