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年初急診雍塞,還爆出醫療人員出走潮,醫療制度再度受到檢視。(示意圖/資料照)
60歲乳癌權威醫師、衛福部桃園醫院乳房外科部主任周佳正,19日北上開會遭公車輾斃送醫回天乏術;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高國晋20日猝逝,享年59歲。先後兩位名醫過世,讓醫界大受打擊。對此,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饒坤銘直言,對醫界而言,損失的不只是兩位醫師人力,更重要的是損失兩位可以提攜後進的導師。同時他也對於醫療是否出現崩壞,闡述個人見解。
饒坤銘說,但他最近的感觸卻是,我們很認真的教學生,傳授經驗與心法,但後續會有多少醫學生真的願意好好承接我們的經驗,留在醫院?還是受不了醫院的繁文縟節,寧願放空,斜槓,開業去了!
饒坤銘提到,周醫師的部分,他曉得是因為要趕聽癌症醫學會在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大樓舉辦的學術演講,週六上午主題是乳癌。因為是更新上個月剛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些結果,會改變乳癌未來治療的方向,所以很多從事乳癌治療的醫師,都會到場聆聽。「演講是九點開始,當天為了主持,我也是比平日更早起床,趕6:55的高鐵。』
饒坤銘表示,醫師的養成,並不是畢業就結束了,相反的,學校的訓練,只是給個基礎,真正要會治療病人,還是得從住院醫師的訓練開始,而且是得不斷地精進。如果是待在醫院,持續的更新專科知識,更是必要的。但大家平常都很忙,所以絕大部分重要的研討會,都會在週末。因此,難得的休息時間,也都沒有了。
饒坤銘還提到,政府的政策固然是鞏固基層醫療,減少民眾到大醫院的機會,但一旦到了大醫院,大概都是急重症了。然而,給付仍是齊頭,一位病人看30分鐘跟看5分鐘,拿到的診療費是一樣的,也就難怪得花多一點心思、病情複雜的科別,招募新血困難。
年初急診雍塞,還爆出醫療人員出走潮,而如今的醫療有沒有崩壞?饒坤銘說,「當然沒有!」醫學系還是搶破頭,而且住院醫師的工作負擔,大概是他當初的一半,但薪資已經比30年前的他多了一倍,更遠超過現在同年齡年輕人的薪資,但主治醫師的薪資,完全沒有增加。可是一旦出走到診所或更小的醫院,生活品質卻可能更好,稅也可以少繳許多。所以崩壞的只有需要處理難罕重急的醫院,其他的,可還是欣欣向榮。
饒坤銘坦言,正因為這樣的趨勢,其實他也在想,醫學中心的任務真的得往難罕急重症發展,或許以後,不需要這麼多醫師在大型醫院,但這些醫師,應該給予更好的薪資待遇。畢竟,他不只要與時俱進,要做好研究,還要照顧好嚴重的病人,而這些病人,常常是在外面更小的醫療機構無法處理,甚至是被吃乾抹淨才來,所花的心力,絕對遠超過照顧一般疾病的民眾。
「乳癌權威饒坤銘醫師」臉書完整全文:https://reurl.cc/3MoY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