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位於台北的「同」,融合個人創意與異國醬料詮釋粵菜經典(圖/翻攝自 台灣米其林官網))
台灣米其林指南昨日公布6月新入選餐廳,台北、高雄共5間餐廳進榜,包括融合個人創意與異國醬料詮釋粵菜經典的餐廳,每週2次從日本豐洲市場進貨新鮮魚貨的壽司店,有堅果奶油香氣的日本天婦羅,以發酵、醃漬等技法處理魚肉料理的南部餐廳,以及傳承四代的酒家菜老店。
同(台北)
由經驗豐富的港籍主廚領軍,運用時令食材,融合個人創意與異國醬料,為經典粵菜增添趣味。依據午、晚時段提供兩種價位的套餐,亦有些許小炒可以加點。千錘百鍊黑叉燒使用臺灣五花肉,經過捶打將肉質軟化,再以馬來西亞黑醬油製成叉燒醬,色澤烏黑透亮,味道香甜不膩口。調酒飲品選擇多樣,呼應各種美食。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22號2樓 (正旅館藍)

▲「鮨 嘉仁」每週2次從日本豐洲市場進貨新鮮魚貨。(圖/翻攝自 台灣米其林官網))
鮨 嘉仁(台北)
吧檯以臺灣檜木製成,搭配日本漆器餐具,在柔和光影中感受空間的簡約與雅致。日籍料理長經驗豐富,每周從日本豐洲市場進貨兩次,確保食材的新鮮和多元。菜單以江戶前風格為基礎,依據魚貨的熟成狀態設計菜色,與粒粒分明的醋飯達致絕妙平衡。如果在春夏之際到訪,不要錯過招牌的小肌魚。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8號

▲「天婦羅 杉村」炸油則以玉米油及白胡麻油製成,增添奶油堅果香氣。(圖/翻攝自 台灣米其林官網)
天婦羅 杉村(台北)
這天婦羅店秉承其日本姊妹店的料理手法,輕盈的麵衣選用日本進口的麵粉,炸油則以玉米油及白胡麻油製成,讓其增添堅果奶油般的香氣。為了確保食材新鮮,餐廳每天進貨兩次,並因應食材調整菜單。搭配天婦羅的佐料,除了醬汁、海藻鹽,還有店家自製的咖喱鹽,別具特色。如在五、六月前往,將品嚐到招牌香魚料理。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99號2樓 (中城廣場)

▲以發酵、醃漬等技法處理魚肉料理的「鯷魚」。(圖/翻攝自 台灣米其林官網)
鯷魚(高雄)
食材由主廚每日於市場及前鎮漁港採買而來,菜色以魚肉料理為主軸,配合發酵、醃漬等技法,呈現獨特風味。僅提供套餐,當中固定保留招牌的螺肉藥膳湯,將當歸、川芎、瑤柱、花菇等食材與魚高湯一同熬煮,並重複澄清,味道溫潤鮮美,搭配野薑花的香氣,令人一試難忘。餐廳採取統一用餐時段,必須準時到達。
地點:高雄市前鎮區林森三路116號

▲傳承四代的酒家菜老店「白玉樓」。(圖/翻攝自 台灣米其林官網)
白玉樓(高雄)
採用傳統卡座及圓桌,環境簡約雅致。餐廳傳承至第四代,主廚手藝來自父親,將六十年代的酒家菜延續至今。菜餚著重醬香風味,適合多人分享,另有個人套餐在平日供應,讓獨自用餐的客人也可嚐到不同菜餚。其中白菜滷選用金鉤蝦米、扁魚與雞骨等以小火慢燉至少三小時,最後加入干貝絲增添鮮味,是不能錯過的招牌菜。
地點: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6樓 (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