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不是打電動!研究曝「1舉動」毀大腦、害憂鬱:很多人慘了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許多人以為滑手機是放鬆,研究發現,其實是在榨乾大腦。(示意圖/Pixabay)

▲醫師黃軒表示,許多人以為滑手機是放鬆,研究發現,其實是在榨乾大腦。(示意圖/Pixabay)

「滑手機」是現代人最常的舉動,醫師黃軒表示,許多人以為滑手機是放鬆,研究發現,其實是榨乾大腦,改變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傷害大腦的認知功能。此外,大量研究指出,過度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與憂鬱、焦慮、缺乏自信密切相關。

「大腦正在『數位侵蝕』中崩壞!」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不停地滑手機,其實也正在滑走專注力、記憶力與情緒穩定。

他表示,根據《Front Psychol》期刊的一篇研究,長期沉迷手機者,大腦的灰質體積會出現萎縮現象,尤其在與專注與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表現出顯著差異。因此,長期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會嚴重衝擊大腦,改變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工資訊,因此邊滑手機邊工作,會讓大腦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他表示,研究顯示,青少年每日手機使用時間超過4小時,其工作記憶能力及學業表現明顯下降。

黃軒並表示,大家以為滑手機是「放鬆」,其實是在榨乾大腦資源。不只是認知受損,連情緒也可能「被手機操控」。大量研究指出,過度使用社群媒體與手機,與憂鬱、焦慮、自尊心下降密切相關,例如2021年《Front. Psychiatry》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每日滑手機超過6小時,其憂鬱症風險提高近2倍。

他表示,民眾不需要丟掉手機,但可設定「大腦修復時間」,也就是,每天給自己至少1小時的「無螢幕時段」,去散步、閱讀紙本書、甚至只是靜靜發呆,都能幫助前額葉重新獲得掌控權。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aC9S7AE6c&t=482s
▼健身必看!專家揭「99%人」搞錯的真相:深蹲 vs 硬舉:哪個對椎間盤壓力更大?(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滑手機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