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雀巢與ofi啟動最大規模農林合作 助可可供應鏈邁向淨零與EUDR合規

圖、文/永續新聞網

全球氣候風險升高與歐盟永續政策收緊,正在全面改寫可可產業的供應鏈模式。近日,食品巨頭雀巢(Nestlé)與原料供應商ofi(olam food ingredients)共同宣布,展開雙方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農林業合作計畫,橫跨巴西、象牙海岸與奈及利亞三大產區,預計在五年內訓練2.5萬名農民導入氣候智慧農法,藉此實現碳減排、土地復育與產業韌性提升。

雀巢與ofi在非洲與南美推動農林轉型與再生農業,回應氣候壓力與歐盟法規挑戰,為可可供應鏈永續化創下範例。 (圖/永續新聞網)

▲雀巢與ofi在非洲與南美推動農林轉型與再生農業,回應氣候壓力與歐盟法規挑戰,為可可供應鏈永續化創下範例。 (圖/永續新聞網)

這項合作案不僅是企業因應氣候變遷的對策,更是一場應對監管趨勢與消費者期待的供應鏈再造工程。

碳中和、再生農業與非森林商品新時代

可可,是全球最依賴熱帶森林的作物之一,也是毀林問題長年纏身的高風險原料。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統計,光是象牙海岸與迦納兩國的森林損失中,大約有四分之一與可可種植有關。面對這一結構性難題,農林業成為業界共識的解方:透過在可可園中混種本土樹種,不僅能強化土壤碳儲存,還可提升生物多樣性與氣候適應力。

雀巢與ofi本次合作即以此為核心策略,計畫於2030年前種植280萬棵樹、推動7.2萬公頃土地轉型為農林複合系統,並預計於2055年前累積減碳超過1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項成果將由第三方驗證,並運用AI碳監測與AtSource數位足跡計算器進行全程追蹤。

回應歐盟EUDR與淨零轉型壓力

此次合作不只是企業自願減碳,更是對歐盟《反毀林法案》(EUDR)的正面回應。該法案自2024年12月起強制實施,要求企業確保其進口的可可、咖啡、木材等產品,不涉及在2020年後的森林毀壞行為,並提供「可追溯至產地小農」的地理證明。對全球可可供應鏈而言,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

ofi全球可可永續負責人Andrew Brooks指出:「我們正以農民為中心,從根本上回應氣候挑戰。」此番言論反映出,農民若無法被納入監管體系、提升生產模式,企業將難以滿足歐盟合規要求,甚至面臨歐洲市場的退出風險。

因此,這項合作除強調生態轉型,也涵蓋農民培訓、合規輔導與財務激勵。符合標準的小農將獲得金錢補助,作為種樹與維護的獎勵,也逐步建構「農民願意參與、企業有能力追蹤、消費者願意信任」的供應鏈正循環。

ESG投資者與品牌消費者的新期待

此合作案也反映出ESG趨勢下的品牌壓力與金融邏輯。雀巢近年大舉推動其「可可計畫」(Nestlé Cocoa Plan)與2050淨零目標,需在產地端展現實質成效。另一方面,ofi作為全球最大可可原料供應商之一,也在推動「Cocoa Compass」與「Choices for Change」永續平台,希望成為品牌客戶(如雀巢、Mars、Mondelez)實現ESG承諾的戰略夥伴。

值得注意的是,農林碳匯與再生農業也正逐步納入碳市場與影響力投資的考量。此次由ofi內部碳計算團隊主導的碳追蹤機制,可能未來將成為碳信用額度的基礎,為企業創造額外財務誘因。

亞洲啟示:從供應端到轉型者角色

儘管本次合作主要聚焦於非洲與拉丁美洲,但對亞洲企業與政府而言,其模式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無論是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業、越南的咖啡業,或台灣企業作為品牌端與原料採購方,都需思考如何參與類似農林轉型與再生農業合作,並強化供應鏈合規與碳風險管理能力。

同時,這也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永續農業的轉型成本由誰承擔?品牌商?消費者?政府?碳市場?雀巢與ofi本次合作提供一種可能的解方,即由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共同投資的模式,才能在保護森林、穩定供應、實現減碳之間取得平衡。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白沙屯媽祖回鑾 信徒沿路參拜、接駕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