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川普政府4月30日宣布,美國與烏克蘭簽署了一直備受關注的礦產協議,雙方將共同成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不僅開啟美方對烏克蘭礦產資源的收益分享,也被視為川普政府在俄烏戰爭中的一項外交轉向,對烏國展現出「有限度」的支持。

▲澤倫斯基與川普簽署的新版礦產協議,被認為相較於早前版本大有進展。(圖/翻攝自澤倫斯基的X平台)
美財長:新協議展現川普推動烏擁有自由與主權
這份協議由川普主導,美國將可分享烏克蘭礦產的未來收益,並協助烏克蘭戰後重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這項協議明確向俄羅斯表達,川普政府致力於推動自由、擁有主權與繁榮的烏克蘭和平進程。」
儘管協議內容細節未完全公開,但據《華盛頓郵報》取得的版本顯示,文件中並未對美國未來是否持續提供軍援作出任何明確承諾。一名了解談判過程的官員透露,美方早在初期就否決了包括安全保證的提案;儘管如此,烏方仍認為這是一項外交突破。
投資基金將由美烏平等持股、共同決策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在Telegram發文指出,新成立的投資基金將由美烏雙方平等持股、共同決策,烏克蘭仍保有對其地下資源、基礎設施與天然資源的完整主權。他強調:「透過這份協議,我們能吸引龐大資源投入重建,啟動經濟成長,並引進美國與其戰略投資者的先進技術。」
烏克蘭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表示,這項協議展現了美國對烏克蘭安全、復甦與重建的承諾,雙方所簽署的文件將為美烏兩國帶來成功契機。並強調,基金收入將全數再投資於烏克蘭,且不會在美國或烏克蘭課稅,以達到最大投資效益。另外,包括烏克蘭最大石油生產商「烏克石油公司(Ukrnafta)」與核能公司「Energoatom」等國營企業的所有權將不會改變。
分析人士指出,這份協議或許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延續美方軍援、推動停火所作的策略性妥協。曾任美國駐烏大使的泰勒(William B. Taylor)就直言:「這份礦產協議比最初版本好多了,美方採納了不少烏方的建議,是停火談判的好兆頭。」
相較2月礦產協議 新版本對烏友善度增
回顧今年2月的礦產協議內容,除了沒有澤倫斯基心心念念的安全保障,川普當時還要求烏國以自然資源償還價值5千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的「債務」,來補償拜登政府任內對烏克蘭的援助。澤倫斯基當時果斷拒絕,表示不會簽下要十代烏克蘭人民背負的重擔,並強調美國的援助並不是債務。

▲川普新簽署的協議雖未明確保證對烏軍援,但重申美國支持其安全。(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
不僅協議內容喬不攏,川普與澤倫斯基2月28日原定要在白宮簽署協議時又意外爆出「外交插曲」,川普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鏡頭前指責澤倫斯基「對於美國的援助不夠感激」,並要求他離場,這場白宮吵架事件成了當時全球頭條;雖然事後澤倫斯基緩頰稱這是「令人遺憾的誤會」,但美烏礦產協議的簽署也因此繼續延宕。
而此次簽署的協議,儘管仍缺乏安全保障條款,但還是被烏克蘭視為一項外交成果。關鍵正如《華盛頓郵報》指出,該協議雖然未明確保證軍援,但重申美國「支持烏克蘭的安全、繁榮、重建,以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這些措辭就足以讓基輔視為勝利。然而,在協議中未提及烏克蘭境內的札波羅熱核電廠,該處目前仍被俄羅斯軍方控制。
對川普而言,這份協議或許也有助於他改變對烏克蘭的看法,讓他不再把烏國視為「無底洞」,而是一個具戰略價值的盟友。一位前美國官員就坦言:「這份協議可視為建立川普對烏克蘭的經濟利害關係。」
俄與北韓修建連接兩國公路橋 強化戰略夥伴關係
不過戰火未歇,協議的實質效益仍備受質疑。目前俄軍在戰場上仍掌握主動權,川普對停火態度的搖擺不定,也讓俄烏戰爭的前景讓不少人仍是打上一個問號。另外,在美烏簽署協議的同時,俄國也加強與北韓的軍事合作。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宣布,俄羅斯與北韓已啟動修建跨國公路橋,藉此強化雙方戰略夥伴關係;據南韓國會議員披露,目前已有約600名北韓軍人在烏克蘭戰場上陣亡。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