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圖/Pixabay)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發展與貿易部部長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4月30日透露,她代表烏克蘭政府,在華府與美國代表簽署了《關於設立美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並聲稱「我們與美國共同創建的基金,將為烏克蘭吸引全球投資。」
這場曠日持久的礦產協議談判已使基輔與華盛頓關係緊張。雙方原定於2月簽署框架協議,卻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副總統范斯(JD Vance)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爭議性會談而中止。其後,烏克蘭議員洩露的新草案引發批評,反對者指該協議意在剝奪基輔對自然資源與基礎設施的控制權。根據洩露文件,新草案涵蓋範圍不僅限於稀土,更擴及天然氣與石油。
烏克蘭境內蘊藏逾20種被美國視為戰略關鍵的礦產,包括用於航空器製造的鈦(titanium)、電池技術核心的鋰(lithium),以及核能發電所需的鈾(uranium)。儘管橢圓形辦公室會談後談判受阻,烏方仍希望盡快簽署框架協議,視此為爭取川普政府支持、鞏固美國對抗俄羅斯全面入侵援助的重要步驟。
如今在數週沉默後,美國向基輔提交了比原始框架更進一步的新草案。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美方跳過框架協議簽署,直接推進需烏克蘭國會批准的全面性協議。對此,斯維里登科謹慎回應草案內容,強調最新版本僅反映美國財政部法律團隊的單方面立場:「這非最終版本,亦非共同立場。」她表示烏克蘭當前任務是組建技術談判團隊、劃定紅線與核心原則,並最快於下週派代表團赴華盛頓進行實質磋商。
「協議完整參數無法透過線上討論確定,必須面對面溝通。」斯維里登科指出,烏方正遴選法律、投資與財務顧問,此舉標誌著美烏關係進入需跨領域專業知識的新階段,「最終一切將取決於談判進程。」
雖然斯維里登科未公開烏克蘭政府對新草案的具體評估,但她透露現有文件已詳細規劃基金設立架構。相較早期草案僅概述意向,新版明確載明美方顧問對基金運作模式的設想。分析師檢視洩露文件後認為,依美方提案,烏克蘭在基金管理的角色可能極其有限,但烏方擬以先前框架協議為基準,在談判中爭取更大參與權。
《美聯社》獲取的框架協議舊版顯示,美烏計劃成立共同持有與管理的投資基金,用於支援烏克蘭戰後經濟重建。條款規定,烏克蘭須將未來礦產、碳氫化合物、石油、天然氣等關鍵國有資產收益的50%投入該基金,但資源所有權與控制權仍歸烏方。斯維里登科強調:「我們致力確保協議終版完全符合烏克蘭戰略利益。先前備忘錄的協商過程證明,雙方有能力達成彼此接受的條款。」

▲(圖/翻攝自X平台/Yulia Svyrydenko)
歷經數小時延遲後,斯維里登科於4月30日在X平台證實協議正式簽署,並附上她在華盛頓的自拍照寫道:「我代表烏克蘭政府簽署了《關於設立美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我們與美國共同創建的基金,將為烏克蘭吸引全球投資。」她在後續推文中闡明,協議保障烏克蘭「完整所有權與控制權」,基輔有權「自主決定開採項目與地點」,基金則由美烏共同管理。協議文本將提交烏克蘭國會審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聯合聲明中稱此為「歷史性經濟夥伴協議」,並向俄羅斯明確傳達「川普政府長期支持烏克蘭自由、主權與繁榮的和平進程」。他特別強調:「任何資助或供應俄羅斯戰爭機器的國家或個人,均不得從烏克蘭重建中獲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