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遊說大家不跪下!習近平試圖鼓吹世界反美 各國仍對中國抱戒心

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中國正試圖挑起世界反美鬥爭,遊說與川普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說服大家美國是不值得信任的惡霸。

根據《彭博》的報導,對於依賴中國提供礦產的國家來說,貿易戰讓他們左右為難。一邊是中國警告不要簽訂會損害中國利益的協議;一邊是川普政府擬要求各國圍堵中國,對與中關係密切國的進口商品徵收二級關稅。

川普允許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在 90 天的關稅豁免期內達成貿易協議,中國官員正趕在 90 天期限內促使各國政府反美。(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維基百科)

▲川普允許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在 90 天的關稅豁免期內達成貿易協議,中國官員正趕在 90 天期限內促使各國政府反美。(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維基百科)

限時 90 天 的美中角力戰

川普允許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在關稅豁免期內達成貿易協議,中國官員正趕在這90天期限內,促使各國政府反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一旦這些協議達成,他希望美國盟友「以集團的形式與中國接觸」(approach China as a group),從而使美國在談判中擁有更多籌碼。

不論是亞洲或歐盟,各國相當依賴美國提供軍事保障,也因此有強大的動機,需在經濟層面安撫川普;中國此刻則以更平等的姿態,應對美國宣告的關稅戰。自從川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以來,中國致力於減少對美國的經濟依賴,並擁有世界上現役軍人數量最多的軍隊。

與中國展開合作?各國有擔憂

習近平拒絕與川普通電話,中國政府要求取消「互惠」關稅,美國則堅持中國要先低頭,才有下一步談判空間。相較於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中國塑造自身為基於規則行事的秩序捍衛者,並呼籲其他國家加入「抗美」的行列。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表示,中美之間的關稅戰爭攸關於國際貿易和經濟體系,暗示美國對中國百般針對,是中國在幫各國擋劍,使川普停止對其他國家徵稅,「他們(其他國家)應該感激。」

幾個小時後,中國外交部更發布影片,稱美國為「帝國主義」國家,也提及美國過往打壓日本、法國的措施,是如何損害這兩國的企業。中國外交部將中國形象形塑為永不屈服,稱「向惡霸低頭無異於飲鴯止渴,只會加深危機。」

對於依賴中國提供礦產的國家來說,貿易戰讓他們左右為難。一邊是中國警告不要簽訂會損害中國利益的協議;一邊是川普政府擬要求各國圍堵中國,對與中關係密切國的進口商品徵收二級關稅。中國當局正準備解除自 2016 實施的「禁韓令」,該禁令是為了報復南韓允許美軍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中國淡化邊疆衝突盼化敵為友 多數國家存疑

此刻,中國政府正在向與中國發生軍事、領土衝突的國家伸出橄欖枝,試圖拉攏盟友,阻止各國同意川普提出的條款。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員對中國、印度邊界問題的態度明顯放軟,並同意在與西藏存在爭議的邊界地區,恢復一年一度的印度教朝聖活動。

雖然許多國家都堅決反對川普關稅政策,但對於是否要與中國展開合作,心中都相當存疑。中國對台以及南海的軍事侵略,對周遭國家帶來恐慌;習近平支持普丁入侵烏克蘭的決定,也使歐盟十分反彈。

新任加拿大總理的下一步:冷靜、找新朋友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在美中兩大強國之間,各國領導人不只要縫隙之中掙扎求生,更努力在世界分工體系之下站好位置,才能引領國家欣欣向榮。加拿大總統大選28日落幕,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卡尼(Mark Carney)贏得大選,承諾將以保持冷靜、疏遠美國找新朋友的路線,應對川普的關稅之戰。

卡尼曾擔任加拿大、英國中央銀行行長,他向焦慮的選民保證,加拿大不僅能夠挺過貿易戰,而且能夠贏得勝利。(圖/翻攝自Mark Carney X平台@MarkJCarney)

▲卡尼曾擔任加拿大、英國中央銀行行長,他向焦慮的選民保證,加拿大不僅能夠挺過貿易戰,而且能夠贏得勝利。(圖/翻攝自Mark Carney X平台@MarkJCarney)

卡尼曾擔任加拿大、英國中央銀行行長,他向焦慮的選民保證,加拿大不僅能夠挺過貿易戰,而且能夠贏得勝利。他預計創造更有彈性的加拿大經濟,包括消除加拿大各省之間的貿易壁壘、促進住房建設、加速能源基礎設施發展,並且嘗試整合歐亞成立更強大的聯盟,減少加拿大對美國的依賴。

美國以關稅制衡中國,中國也不甘示弱反擊,各國有沒有機會走出第三條路,考驗各個領導人的智慧。川普大改全球貿易規矩的此刻,中國同時也正在架構世界的格局,整合出與美抗衡的隊伍。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