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囡仔8成不愛老屋!專家指「很多人愛翹槓桿」:預售屋當期貨在炒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聯徵中心資料,台灣年輕房貸族,有一半買0~3年新屋,逾30年老屋則不到2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聯徵中心資料,台灣年輕房貸族,有一半買0~3年新屋,逾30年老屋則不到2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年輕人不愛老房子,據聯徵中心房貸族資料,購買30年老屋的年輕人不到2成,而且選擇0~3年新屋的年輕人近半。專家指出,「老公寓沒管理室、電梯等,加上近年興起預售屋投資風,前期付款輕鬆,年輕人大多預期房價會上漲,加上新青安貸『意識助燃』,一群人當成期貨在買,造成這樣的極端現象。」

據聯徵中心資料,2024年20~40歲房貸族,屋齡購屋占比,3年以下47.8%、3~15年18.2%、15~30年14.1%、逾30年19.8%;相較10年前資料,逾30年老屋占比變化不大,同樣僅約2成,不過0~3年占比從30.3%變成47.8%,明顯飆升。

新建案省下裝潢費 有電梯也很重要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年輕族群資產較不充裕,過往通常鎖定低總價中古屋,但近年不少預售案主打「低總、小坪數」,加上「低首付、工程期零付款」等銷售手法,加上有電梯、且省下初期裝修麻煩,大量吸引年輕人購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預售屋適合手中資金有限但收入穩定的購屋族,惟新案房價較高,且也存在交屋品質不符預期等風險;中古屋則總價帶較親民,且實際屋況可見,若地段優越,也可期待都更效益,不過確實必須額外支出修繕、裝修費用。各有優缺點。

陳傑鳴指出,前幾年不少年輕人把預售屋當期貨炒,既然是投資就要留意風險問題。(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陳傑鳴指出,前幾年不少年輕人把預售屋當期貨炒,既然是投資就要留意風險問題。(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預售屋當期貨炒 風險承擔須注意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2020年起疫情時代讓建商看見錢潮,全台興案炒作,在原物料飆漲下,更有建商以此為由,把事情講得更誇張,再炒一波,尤其是台積宅話題區域,而2023年8月的新青安貸,又引爆全民瘋買房,更是讓建商借力使力,挾「今天不買、明天更貴」心態,大量吸引年輕人購屋。

他指出,事實上,預售屋長年主打「未來價」銷售,就是期貨概念,「低首付」則是翹槓桿,對年輕人而言,不少都抱持著半買半投資心態,不過,目前川普風暴降臨,若態度不變,房市恐會出現修正,落底後多年處於低空盤旋,如果非自用者,套牢機率極高,還沒購屋者,最好以自住需求為主,切忌抱持投資心態追高。

#全台房市

【J4葛瑞絲滑上車】戶外追罷/巡迴連署最終讚:北捷中山國中站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