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國營事業將擴大對美採購原油工業材料設備。圖為中油桃園煉油廠。
清明連假第一天凌晨,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強調的「對等關稅」終於掀牌,因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排名第7,被重課32%關稅,包括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等ICT產業,恐受創最慘;5日起一連2天,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邀請包括台積電、鴻海等企業代表到官邸閉門會議商討對策。

▲台積電3月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圖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中央社)
賴總統聽取業界建議後,6日發表錄影談話,盼談判關稅從台、美雙方「零關稅」談起,並說明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決策人士透露,在官邸與會的企業代表多能理解,川普政府發動這波關稅戰,非關盟友或對手,幾乎是依據貿易逆差數字擬出報復的稅率,要讓美方降低稅率,眼前著眼點還是擬具方案,加大對美採購,設法平衡1年740億美元的逆差。

▲USTR報告指出,我政府對美豬進口商、經銷商等地檢查被美方視為一種貿易障礙。(示意圖,Pixabay)
事實上,執政團隊並非在對等關稅先牌後才緊急因應,去年11月川普當選,行政院隨即成立「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因應美國新政局,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導,前期先盤點台美有哪些深化擴大合作的可能性,待2月川普確定宣布將推動對等關稅,小組轉而密集與相關部會、產業界、智庫開會,研擬美國可能提出的稅率模式及關稅政策宣布後的因應方式。
台灣亦在白宮掀牌前,就積極回應美方降低貿易逆差的訴求。今年2月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到,中油已做好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的準備,正與阿拉斯加氣源開發商洽談採購細節;不只中油,其他國營事業也已完成盤點4至10年的採購計畫,包括原油工業材料設備等,政府並預計在今年派農訪團、工業採購團赴美,此外,還有賴總統日前宣布的軍事特別預算其中所包含的軍事採購。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對等關稅海嘯襲台 府院擬5面向平衡逆差
【政院五招弭海嘯2】對等關稅怎解套? 官員透露等美方一訊號
【封面故事】違法裁定再爆案外案 鍾文智案法官掩護劉冠軍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