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詐騙猖獗!8成上班族都遇過詐騙 「這年齡區間」成詐騙肥羊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進行詐騙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的上班族認為政府目前的防詐騙措施根本不夠,應該加強宣導與懲罰詐騙集團。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進行詐騙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的上班族認為政府目前的防詐騙措施根本不夠,應該加強宣導與懲罰詐騙集團。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詐騙犯罪橫行,更被詬病是「詐騙王國」,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數據顯示,光是今年2月,就受理1萬773件詐騙案件,累積財損高達60億8172.5萬元;2025年以來,已受理23,893件詐騙案件,國人累積損失156億2735.4萬元,數字相當驚人。人力銀行就針對上班族進行詐騙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的上班族認為政府目前的防詐騙措施根本不夠,應該加強宣導與懲罰詐騙集團。

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受訪上班族中有86.5%遇過詐騙,其中最常遇到的詐騙類型分別為假投資詐騙(股票、虛擬貨幣等)占48%、簡訊詐騙(釣魚簡訊、不明網址)33.7%、網購詐騙(未收到商品、貨不對)32.7%、中奬/抽獎詐騙28.1%以及電話詐騙(假檢警、假公務員、假包裹通知)26.4%。有高達43.5%的上班族因此上當受騙,其中只有26.4%的人發現受騙並且報警,還有1.3%的人選擇不報警但在社群媒體上發文。

遭詐騙的上班族中,平均財損21萬7592元,其中有12.7%的人曾經被騙超過百萬元。(示意圖/資料照)

▲遭詐騙的上班族中,平均財損21萬7592元,其中有12.7%的人曾經被騙超過百萬元。(示意圖/資料照)

而遭詐騙的上班族中,平均財損21萬7592元,其中有12.7%的人曾經被騙超過百萬元。調查也發現,詐騙事件對上班族影響甚大,8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從此變得更警惕,不再輕信陌生訊息/連結、31.1%情緒受影響,感到焦慮/自責/憤怒、29.1%對網路/電話交易失去信任,24.8%因此加裝來電顯示APP,更有近3%(2.9%)的上班族因為詐騙事件直接更換手機號碼。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詐騙集團橫行,詐騙手段不斷推陳出新讓上班族防不勝防。數據顯示,2024年9月底在監受刑人5萬2755人,罪名前3名分別為毒品、詐欺、公共危險,詐欺犯7003人占13%,人數逐年攀升,10年增加5倍,官警估計車手與人頭帳戶的再犯率逾8成,可見罰則過低可能是導致詐騙犯罪持續不斷的原因。

調查顯示,高達87.3%的上班族認為政府目前的防詐騙措施根本不夠,應該加強宣導與懲罰詐騙集團。同時受訪者也建議政府應透過以下方式減少詐騙,包含嚴懲詐騙集團,加重刑責(80.8%)、與電信/金融機構加強聯防(54.1%)、提供更快速有效的檢舉與賠償機制(39.2%)及加強學校/職場的防詐騙教育(38.6%)。

以男女比例來看,女性遭詐騙的比例46%略高於男性的41.45%。(示意圖/資料照)

▲以男女比例來看,女性遭詐騙的比例46%略高於男性的41.45%。(示意圖/資料照)

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金融投顧/保險相關產業任職的人,遭到詐騙的比例最低,僅1成左右,而一般服務業受騙比例最高,超過5成的上班族曾受騙上當;若以年齡層來看36-40歲受騙比例最高,最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肥羊;而以男女比例來看,女性遭詐騙的比例46%略高於男性的41.45%。

曾仲葳表示,金融業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金融知識與風險意識,對於詐騙手法有較強的辨識能力。此外,他們熟悉資金流動、詐騙常見模式,能快速判斷可疑資訊,降低受騙風險。相較之下,一般服務業員工接觸金融資訊機會較少,對新型態的投資詐騙、網路陷阱較為陌生,且工時長、體力負荷大,容易在疲勞或疏忽下誤信詐騙訊息。而36-40歲族群正值事業與家庭雙重壓力的階段,普遍有投資理財需求,渴望提升收入或保障家庭生活,容易掉入高報酬投資詐騙、交友詐騙等陷阱。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川普重稅!周一台股開盤 政院因應應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