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6日證實,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將於28日前往華府,簽署礦產協議,並稱美國不會提供「過多」的保障,他認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責任應落在歐洲頭上;澤倫斯基26日曾說,烏克蘭與美國正在協商的礦產開發協議目前仍僅是「架構」,證實其中內容並未提供烏克蘭具體的安全保障。他強調,這份協議仍需進一步討論,並計畫親自向川普當面確認美國的立場與討論兩國關係。本篇報導整理美烏礦產協議目前已知內容,以及分析雙方欲從協議中各自獲得什麼樣的利益。

▲澤倫斯基表示,與美國的礦產協議僅是一個「框架」,他希望能與川普面對面討論兩國關係。(圖/翻攝自澤倫斯基臉書)
協議內容曝光:烏克蘭將分享礦產收益
根據CNN取得的協議草案,美烏雙方計畫成立「重建投資基金」,其中烏克蘭將貢獻其國有礦產資源(包含石油、天然氣與稀土礦產)未來收益的50% 作為基金資金來源。該基金由美烏雙方共同管理,具體運作細節則需待後續協議確定。
此外,該協議排除目前烏克蘭政府預算內的礦產收益,僅涵蓋未來開發的礦產資源,旨在吸引投資、促進資源開發與加工,進一步活化烏克蘭的能源與稀土產業。
然而,協議並未明確提供烏克蘭所期待的安全保障,僅表示美國「支持烏克蘭獲得必要的安全保障,以建立長久和平」。對此,澤倫斯基坦言,目前尚無「具體的安全保障」,未來還需與美國和歐洲共同決定。
川普的盤算:想拿回美援資金?
川普22日於華府出席「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時表示,他希望「拿回」美國提供烏克蘭的資金,並指責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援助過於慷慨。川普甚至曾要求烏克蘭提供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礦作為交換條件,遭澤倫斯基拒絕,因為這形同「賣國」。川普之後則改變口徑,強調美國需要「某些補償」,例如獲得烏克蘭的礦產開發權益。
對此,澤倫斯基強調,他「不會接受任何以償還債務為條件的交易」,因為這將成為危險的先例。

▲28日澤倫斯基將赴美與川普會面。(圖/翻攝自ZelenskyyUa X平台)
為何美國看上烏克蘭礦產?
烏克蘭擁有全球5%的關鍵礦產儲量,根據烏克蘭地質調查機構數據,包括:
◆石墨(1,900萬噸):全球前五大供應國之一,主要用於電動車電池。
◆鈦(歐洲儲量7%):應用於航空、能源等高科技產業。
◆鋰(歐洲三分之一儲量):電池核心材料。
◆鈹、鈾:軍事與核能關鍵元素。
◆稀土金屬(鎵、鑭、鈰等):用於武器、半導體生產、電子產品與再生能源。
美國長期依賴中國供應稀土,但中國控制全球75%的稀土市場,且近年來對美國出口設限。因此,美國積極尋找替代供應來源,而烏克蘭正是其中關鍵目標。
烏克蘭能從協議中獲得什麼?
雖然部分人批評美方提案「殖民色彩濃厚」,美烏礦產協議仍存爭議,但烏克蘭認為,美方參與礦業投資能為國家帶來長期經濟利益。目前,烏克蘭擁有約20,000個礦產資源點,但僅15%被開發。由於技術上困難且成本高昂,許多重要礦產仍未開採,例如烏克蘭豐富的鋰礦至今未正式開採,稀土礦產也幾乎沒有商業開發。烏克蘭希望透過這項協議吸引美國企業進入當地市場,提供資本與技術,以加速國內礦產業發展。

▲美國長期依賴中國供應稀土,但近年中國對美國出口設限。因此川普積極尋找替代供應來源,而烏克蘭正是其中關鍵目標。(圖/翻攝自@realDonaldTrump X平台)
俄羅斯反應:掠奪資源戰略?
俄羅斯對此高度關注,並早已掌控烏克蘭部分礦產資源。根據加拿大SecDev地緣政治風險研究機構2022年的數據,俄軍已佔領烏克蘭63%的煤礦、50%的錳礦、銫礦、鉭礦及稀土資源,總價值約3500億美元(約11兆台幣)。
SecDev負責人羅伯特·穆加(Dr. Robert Muggah)指出,這些礦產資源為俄羅斯的持續侵略增加了「戰略與經濟價值」。並表示,俄羅斯透過掠奪這些資源,不僅切斷了烏克蘭的財政收入,還擴大自身的資源基礎,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
下一步:協議能否真正落實?
目前澤倫斯基預計28日即將訪美,並與川普會面,進一步敲定協議細節。然而,美方是否會在礦產協議中加入安全保障,仍是烏克蘭政府的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