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永續新聞網/2024年成為地球最炎熱年份:全球氣候危機加劇

圖、文/永續新聞網

2024年,地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全球氣候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壓之下。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最新發布的報告,這是歷史上首次全年平均氣溫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C的重要門檻。除了澳大拉西亞和南極洲之外,所有大洲都創下年度最高氣溫的歷史記錄,其中全年有11個月的全球平均溫度超越了這一指標。

2024年全球氣溫突破1.5°C門檻,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警示人類加速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避免災難性後果。(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2024年全球氣溫突破1.5°C門檻,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警示人類加速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避免災難性後果。(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氣候危機的嚴峻警告:極端事件頻發

極端氣候事件在2024年尤為突出,成為全球升溫對人類和自然影響的直接體現。4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遭遇罕見的嚴重洪災,導致數百人死亡,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在亞馬遜地區,持續的乾旱使河流水位降至歷史最低,威脅著依賴河流的生態系統和居民生計;而在希臘雅典,因為高溫過於危險,著名的雅典衛城被迫在午後關閉,為遊客安全提供保障。

報告指出,2024年的氣候狀況應被視為全球氣候危機進入新階段的警鐘。這些極端事件並非孤立現象,而是全球升溫對區域氣候系統多方面影響的直接結果,對人類安全、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造成了重大挑戰。

突破性數據的背後:重新認識1.5°C的意義

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報告,2024年的全球氣溫數據標誌著一個重要里程碑,但科學家也強調,單一年份突破1.5°C並不等同於完全突破《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巴黎協定於2015年達成,旨在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2°C以內,並努力限制在1.5°C以內。這一目標的核心是基於多年平均溫度,而不是單一年份的波動。然而,2024年的數據顯示,我們距離超越長期目標已經越來越近,全球長期平均氣溫目前約為1.3°C,升溫趨勢顯示未來可能會持續上升。

厄爾尼諾與人為因素的疊加效應

2024年的高溫部分受到強厄爾尼諾現象的推動。厄爾尼諾是一種影響全球天氣模式的氣候現象,其特徵是熱帶太平洋海洋表面溫度升高,進一步促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並增加某些地區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風險。然而,科學家強調,即使排除這些自然因素,2024年的溫度升高仍然顯著反映了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由化石燃料燃燒和森林砍伐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

極端氣候帶來的多重挑戰

報告詳細分析了全球氣候變化對區域天氣模式的影響,特別是熱浪、降雨和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繁發生。在歐洲,2024年創下歷史最高氣溫記錄,南歐和東歐的熱浪引發了森林火災,燒毀了希臘和巴爾幹地區的大量松樹森林和民居。在西班牙瓦倫西亞,10月的暴雨引發嚴重洪水,造成數百人死亡和財產損失。

此外,報告還指出,全球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在2024年比近期平均值高出5%,這導致降雨強度進一步增強,極端降雨事件的破壞性和頻率顯著上升。

科學的呼籲:每一分升溫都至關重要

科學家警告,全球升溫的每一小部分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影響。例如,格陵蘭冰蓋的快速融化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不可逆地上升,並對沿海生態和城市構成毀滅性威脅。即使是短暫的升溫超過1.5°C,也可能帶來長期的生態和社會後果,這進一步凸顯了採取果斷行動的重要性。

對未來的展望與行動建議

為了避免長期超過1.5°C的風險,報告呼籲全球社會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升級,以適應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個人應該將關注重點從短期應對轉向長期可持續發展,推動能源轉型、保護自然資源,並加強氣候變化下的應急能力建設。

全球共同行動的必要性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專家強調,2024年的氣候數據是全球氣候危機的重要警示,顯示了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深遠影響。隨著氣溫持續攀升,我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但也有機會通過集體行動,為全球創造更加可持續和適宜居住的未來。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