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皮膚不是靠保養品!醫揭「最佳洗臉次數」:別用抗菌洗面乳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皮膚攸關一個人的外貌,一般人傾向多洗臉,但醫師張家銘建議,一天洗2次臉即可。(示意圖/Pixabay)

▲皮膚攸關一個人的外貌,一般人傾向多洗臉,但醫師張家銘建議,一天洗2次臉即可。(示意圖/Pixabay)

皮膚攸關一個人的外貌,一般人傾向多洗臉,以洗去皮膚上的細菌,醫師張家銘對此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皮膚上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 還有一些微小的蟎類,並非全是骯髒或有害,它們更像是守在皮膚上的鄰居,成為所謂的「皮膚微生物組」。他建議,一天洗2次臉即可。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健康的皮膚微生物組,如同一個治安良好的社區,各種居民各司其職,互相牽制又互相幫忙。例如,表皮葡萄球菌可以促進神經醯胺生成,幫助皮膚保濕;痤瘡桿菌會產生短鏈脂肪酸,,讓皮膚維持微酸環境,減少壞菌定殖。當這個平衡存在時,皮膚看起來就會穩定、少發炎、修復能力也好。

一旦社區失序 就成皮膚疾病的根源

他表示,一旦「皮膚微生物組」的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問題,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會出現大量金黃色葡萄球菌,降低皮膚防禦力,更易出現紅、腫、癢。痤瘡並不是單純的痤瘡桿菌太多,而是特定菌株在皮脂和免疫反應的作用下,讓毛囊環境變得更易發炎。

牛皮癬、化膿性汗腺炎、魚鱗癬、酒糟,甚至皮膚癌,都能在皮膚微生物組中找到共同的變化: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或菌種開始分泌更多破壞屏障的酶。

擁有好膚質要先照顧皮膚微生物的家

如何擁有好膚質?張家銘表示,不一定要靠昂貴的保養品,而是要照顧好皮膚微生物的家。

1. 不要過度清潔。一天洗2次臉,用溫和、pH接近皮膚的清潔品,就足夠。過度使用高酒精或強抗菌的清潔液,會把好菌壞菌一起清掉。

2. 幫好菌「加菜」。選擇含有益生元、神經醯胺或天然保濕因子的乳液,讓好菌有力氣保護皮膚。

3. 減少破壞屏障的行為。避免長時間泡高溫熱水、頻繁去角質、過度使用化學酸,都會讓角質層變薄,好菌也無處棲息。

4. 除非必要,避免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抗真菌藥。因為這會讓微生物組的生態失衡,甚至引來耐藥菌。

皮膚好壞與飲食、睡眠、壓力相關

張家銘並表示,「皮膚微生物組」不只是皮膚的事,它和全身免疫、飲食、睡眠、壓力都有關。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少吃精製糖與加工食品、適度曬太陽、維持運動習慣,都能幫助皮膚裡的好菌穩定發揮功能。

#皮膚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