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中共2027具攻台能力?賴清德四策略應對: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接受日媒專訪,針對中共將在2027具備攻台能力,他回應指出「台灣作為被侵略與威脅的國家,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受日媒專訪,針對中共將在2027具備攻台能力,他回應指出「台灣作為被侵略與威脅的國家,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針對美國有分析指出,中國將在2027年左右具備侵略台灣的能力,賴清德回應指出,台灣作為被侵略與威脅的國家,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國軍有句名言「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這是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的原因。包括第一、強化國防力量,第二、強化經濟韌性,不僅經濟要好,也要有韌性,不能像以往一樣將雞蛋都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第三、台灣要與日本、美國等友盟國家及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力量,避免中國做出錯誤判斷,第四、只要中國對台灣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台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取兩岸和平共榮。

《日本經濟新聞》詢及現在似恢復到所謂冷戰-東西兩個陣營對峙的態勢,美國跟中國之間應該如何選擇?賴清德指出,有些專家學者會描述,當前情勢進入到冷戰時期,民主陣營與極權陣營的冷戰時期;也有專家學者主張戰爭已經開始,包括資訊戰、經貿戰爭,還有現在歐洲的俄烏戰爭、中東戰爭、以哈衝突等,這些都有專家學者在叮嚀。賴清德強調,他不是歷史學者,所以不對當前的政治情勢用專家學者的角度去定義。但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選擇,也就是說,台灣跟日本或是其他國家,不必然是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做選擇。「我們是在決定,自己的國家是要朝民主憲政體制,還是要走回頭路到專制獨裁的政體。在這裡,其實是一個價值的選擇,而不是國家兩強之間的選擇。」

賴清德認為,台灣的處境與其他的國家都不同,因為台灣是直接面對中國的威脅。過去曾經發生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也就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發生過戰爭。中國要併吞台灣的企圖心從來沒有改變過。現在,中國的文攻武嚇,或者對內的統戰滲透越來越嚴重。所以,台灣基於對民主與主權的捍衛、對民主自由體制的保護,還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我們的選擇是很清楚的」。

賴清德表示,中國的軍演,不只是在台灣海峽,而在東海、南海,甚至日本海,也到韓國的周邊、澳大利亞的周邊。台灣跟日本、澳大利亞及菲律賓都是民主國家,台灣的選擇很明確,他相信日本應該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大家都是民主國家,人民長期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有關賴清德在競選期間曾說要招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喝珍珠奶茶。他回應表示,台灣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台灣社會是與人為善,所以很希望能夠跟中國和平相處、和平共榮,「所以當時在副總統任內,是表達台灣社會的善意,當然也知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接受有一定的困難。」但他必須特別強調,台灣社會的善意一直都存在,中國只要想一想,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能夠發展,最大的外資就是來自台灣,台灣一年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創業、投資,創造許許多多的就業機會、安定中國的社會,固然有許多台商賺到錢,但是中國社會獲益更大。另外,每一次的天災地變,中國只要有需要,台灣人民都會捐款,所以很期待,中國能夠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能夠了解台灣人民希望繼續過著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也能夠關注到台灣社會的善意,「我們沒有放棄,只要對等、尊嚴、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的善意一直都存在。」

關於美國有分析指出,中國將在2027年左右具備侵略台灣的能力,賴清德回應指出,台灣作為被侵略與威脅的國家,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國軍有句名言「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這是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的原因。第一、強化國防力量,第二、強化經濟韌性,不僅經濟要好,也要有韌性,不能像以往一樣將雞蛋都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第三、我們要與日本、美國等友盟國家及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力量,避免中國做出錯誤判斷,第四、只要中國對台灣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台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取兩岸和平共榮。

#賴清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