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33萬香燈腳隨行!白沙屯媽祖進香「連年輕人也瘋」 BBC曝最大魅力

國際中心/彭淇昀報導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圓滿落幕,今年吸引超過33萬名香燈腳隨行,與去年的18萬人相比,近翻倍成長,且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前往參加。對此,也吸引BBC關注,「這種現象反映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同,他們在進香中尋求心靈慰藉與社群連結,同時以科技放大信仰的影響」。

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吸引超過33萬名香燈腳隨行。(圖/資料照)

▲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吸引超過33萬名香燈腳隨行。(圖/資料照)

BBC表示,以往台灣宗教活動多以中老年信徒為主,但近年來白沙屯進香現場湧現年輕面孔。白沙屯拱天宮還透過臉書與YouTube直播,吸引逾10萬人線上觀看,主辦單位還利用GPS定位,讓信眾可以即時追蹤媽祖行蹤,開車的香客也能感受到「媽祖與我同在路上」。

今年隨行香燈腳多達32.9萬,刷新紀錄,相比去年18萬人暴增許多,這種現象反映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同,他們在進香中尋求心靈慰藉與社群連結,同時以科技放大信仰的影響,「在台灣同婚受到熱議時,媽祖成為許多年輕同志伴侶的精神寄託,當時他們以『媽祖的愛不分性別』向台灣社會及媽祖信眾遊說祈求支持」。

一名台灣網友在X平台發文表示,白沙屯進香不只是宗教盛事,更是心靈與身體的試煉,年輕人透過徒步找回對土地的連結。中興大學特聘教授廖振富也在臉書分享,「白沙屯進香藉由網絡即時報導與民眾的親身見證,透過科技畫面的視覺撞擊,激發年輕人對台灣鄉土的熱愛」。

一位30歲來自台北的高小姐表示,她是獨立音樂人兼瑜珈老師,去年首次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後,她與媽祖「約定」年年參與,而今年是她的第2次朝聖之旅,「下午4點,在拱天宮拜拜後啟程,沿西濱快速道路前行,抬頭望著香燈腳的螢光橘帽,內心湧起感動」,她說「這條路充滿集體的善意」。

不只是中老年人,白沙屯媽祖進香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圖/翻攝自白沙屯拱天宮臉書)

▲不只是中老年人,白沙屯媽祖進香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圖/翻攝自白沙屯拱天宮臉書)

高小姐坦言,自己並非熱衷步行,但沿途居民的加油聲與「媽祖請客」的結緣品,讓她堅定前行,「看到大家的笑容,我知道自己一定走得到,絕不輕言放棄」。高小姐認為,「進香是一場身心靈洗禮,徒步讓她放下自我,重新找回創作靈感」。

另外,今年28歲來自南投的唐小姐也有參加此次進香活動,也是第2次前來朝聖,在北港見證信眾趴跪鑽轎腳的震撼場面,至今仍起雞皮疙瘩,直呼「那股能量無法用言語形容」。信仰對唐小姐而言,是「意念的集合體」,進香則是「善的循環」,而這場活動「讓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感受到彼此的尊重與關愛」。

BBC表示,有分析指出,宗教時而成為凝聚社會的無形力量,白沙屯進香的粉紅鑾轎,承載數十萬信徒的祈願,被認為「很接地氣」,串連起台灣鄉村與都市的記憶。

BBC引述宗教人類學家說法,指出「媽祖信仰不僅是宗教,更是社會凝聚力的象徵,無固定路線,體現台灣人對未知的適應力與對神明的信任,與台灣多元文化高度契合。從小城鎮的宗教活動到都市青年的直播分享,媽祖信仰在台灣成為跨越世代,教人互助與堅韌的宗教活動,在快速變遷及激烈政黨競爭的的台灣,這個宗教活動提供信徒一個港灣,讓人們在汗水與吶喊中找到慰藉」。

#2025白沙屯媽祖進香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