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SEC支持股東權利 氣候與社會責任提案得以進入投票

圖、文/永續新聞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駁回了多家美國主要銀行的無行動請求(no-action request),這些銀行希望排除股東提交的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權利相關提案,理由是這些提案涉及「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或「日常業務運營」。然而,SEC認為這些提案應該被納入股東投票範圍,並拒絕銀行的請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強調股東對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權利提案的投票權,顯示其對企業社會責任透明度的監管加強。(圖/永續新聞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強調股東對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權利提案的投票權,顯示其對企業社會責任透明度的監管加強。(圖/永續新聞網)

此舉標誌著SEC在企業氣候風險披露與社會責任議題上的監管趨勢,顯示出該機構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對股東權利的進一步保護。此決策不僅影響美國銀行業,也可能對全球金融機構的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策略產生廣泛影響。

股東氣候提案獲得投票機會

此次遭SEC駁回的氣候相關無行動請求,來自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這些銀行試圖阻止一項要求其披露清潔能源供應比率的提案進入股東會投票。

該提案由紐約市主計長布拉德·蘭德(Brad Lander)發起,這是他連續第二年向這些銀行提出此要求。提案希望銀行披露其低碳能源與化石燃料的融資比例,以幫助股東了解其氣候風險敞口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根據SEC的無行動請求數據庫,SEC已於過去兩週內駁回美國銀行、高盛和富國銀行的請求,而摩根士丹利則仍在等待回應。去年,花旗(Citigroup)、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已同意該提案,但在其他銀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該提案支持率未超過29%。

高盛在其無行動請求信函中表示,蘭德的要求「涉及對公司業務的微觀管理」,而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和富國銀行則進一步聲稱該提案涉及「日常業務運營」,因此應該根據《證券交易法》第14a-8條(Rule 14a-8)予以排除。然而,SEC在回應中明確指出,該提案並不屬於微觀管理,也不涉及日常業務運營,因此無法將其排除。

這一決策與拜登政府推動的企業氣候透明度政策保持一致。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全球銀行在過去一年有所提升其清潔能源融資比例,但距離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摩根大通面臨進一步審查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雖然已經採納並披露其清潔能源供應比率,但目前仍在等待SEC是否允許其排除另一項股東提案。該提案要求摩根大通每年披露其「淨零活動」,包括其在淨零組織的會員資格、相關企業承諾、活動及與淨零目標或政策相關的交易。

摩根大通的無行動請求信函中強調,該公司已經「實質性地實施」了該提案的核心要求,並認為其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公開披露。然而,SEC尚未對摩根大通的請求做出最終裁決,這意味著該提案仍有機會進入股東投票。

原住民權利提案同樣無法被排除

除了氣候變遷相關的提案,SEC還裁定花旗銀行與富國銀行必須允許股東就原住民權利議題進行投票。這些提案的關鍵問題在於銀行如何評估並減少其金融活動對原住民社區的影響,特別是在企業融資涉及可能影響原住民土地的項目時。

花旗銀行曾在去年發布了一份關於原住民權利政策的報告,並在2023年12月提交無行動請求,表示該報告已經滿足股東提案的要求,因此應允許排除該提案。

富國銀行則援引SEC於2024年2月更新的無行動請求指導原則,認為該提案影響的業務範圍佔其總資產、淨收入及總銷售額的比例低於5%,因此應該允許排除。然而,SEC在3月5日的回應中駁回了這一論點。

修女投資者團體聖約瑟夫和平修女會(Sisters of St. Joseph of Peace)的蘇珊·弗朗索瓦修女(Sister Susan Francois),作為花旗提案的主要提交人,對SEC的決定表示歡迎。

儘管花旗和富國銀行的排除請求遭到駁回,但摩根大通仍在嘗試阻止類似的提案。該行於3月7日提交了一份無行動請求,認為該提案已經「實質性地實施」,並涉及其日常業務運營,因此應被允許排除。

去年,30%的摩根大通股東曾投票支持類似的披露要求,這表明投資者對原住民權利議題的興趣正在上升。

SEC決策對企業治理的影響

SEC的最新決策突顯出,該機構在企業環境與社會責任(ESG)議題上的監管趨勢,並確保股東在這些關鍵問題上擁有發言權。隨著監管機構對企業氣候變遷與社會影響的透明度要求日益增加,銀行業及其他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與問責機制。

美國SEC近期駁回多家銀行試圖排除氣候與原住民權利提案的「無請求行動」,這反映出全球對ESG議題的股東參與權愈加重視,台灣企業也應開始注重這一方面的問題。

思享永續顧問服務公司的莊殷顧問認為,台灣企業雖已開始進行TCFD、永續報告等揭露,但多數仍停留在合規導向。相較之下,國際監管機構與投資人已將「氣候與人權議題」視為治理核心與風險關鍵,不容許企業以「微觀管理」或「業務細節」為由來逃避責任。 隨著台灣企業參與SBTi、RE100、參與國際供應鏈,若無法揭露投資與融資對高碳產業、原住民土地等敏感議題的影響,將面臨外資與NGO更強烈的問責。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2-2025/04/05《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2025台灣祭 美秀集團.滅火器.宇宙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