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受夠中國了?美媒曝「3關鍵因素」:想與台灣恢復建交
國際中心/彭淇昀報導
宏都拉斯2023年與台灣斷交後,立刻轉向與中國建交,但卻未如願獲得北京的經濟援助,白蝦出口更是慘跌。今年11月宏都拉斯將迎來總統大選,有多位反對派候選人表示,當選後將恢復與台灣邦交。對此,有外媒報導點出「3大因素」,包括經濟與貪腐問題、中國承諾落空、期盼修復與美國關係,是宏都拉斯回心轉意的關鍵。
▲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並未如願獲得北京的經濟援助,蝦類出口更是損失慘重。(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美國媒體《外交家》報導,當地時間9日以「台灣將重獲邦交國?」為題發布文章,透過今年11月總統大選分析,在外交路線回心轉意的可能性。
報導指出,自從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後,中國企業迅速進入宏國市場,以低價商品湧入中部地區販售,也因此宏國當地企業營收慘跌高達70%;蝦類更是受到重創,台灣曾是宏國最大蝦類出口市場,購買近4成產品,但與中建交後,蝦類出口慘跌67%,多達1.4萬人失業。而根據民調顯示,由於民生經濟凋敝、貪腐問題嚴重等,僅10%民眾認為經濟狀況良好。
11月宏國將迎來總統大選,有多位候選人都表態當選後將恢復與台灣建交,包括納斯拉亞、阿斯富拉等人,指控中國「剝削」宏都拉斯,以不公平貿易協定來殖民。僅唯一未表態恢復與台建交的候選人,也就是現任國防部長蒙卡達(Rixi Moncada),她代表左派的自由黨參選,且試圖延續卡斯楚的做法。
不過,報導指出,由於宏都拉斯選舉制度採多數決,因此儘管有多位候選人主張恢復與台建交,反對派內部出現嚴重分裂,意味著卡斯楚政府的自由黨仍有勝選可能。
宏都拉斯在轉向與中國建交前,美國曾多次介入斡旋,包括派特使與卡斯楚會談,警告中國經援承諾「往往落空」。自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後,與美國的關係快速惡化,不僅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支持委內瑞拉前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政權,甚至還威脅驅逐駐當地的美軍空軍基地。
根據台灣外交部官網指出,目前台灣擁有12個邦交國,主要位於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包括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與聖文森國;另外5國分別為教廷、史瓦帝尼、馬紹爾群島、帛琉與吐瓦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