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飯愛配「1物」 慘罹食道癌前病變:很多人都愛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很多人吃飯時習慣喝碗熱湯,但醫師鄭泓志提醒,長期高溫會傷害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圖/資料照)
很多人吃飯時習慣喝碗熱湯,但醫師鄭泓志提醒,一名男子因吞嚥困難伴隨胸悶而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食道下段已經部分細胞異化,原來男子每天吃飯都習慣喝碗熱騰騰的湯,「長期高溫會直接刺激下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其 臉書表示,食道比胃更脆弱,缺乏厚實的黏膜防護,比較容易造成損傷。熱湯對食道的影響因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上食道段(靠近喉嚨)受到高溫刺激時,容易出現水泡或喉嚨疼痛,但癌變風險較低。下食道段(接近胃)受到高溫刺激,容易出現吞嚥疼痛、胸痛或腹痛,且更容易受到胃酸逆流影響,使黏膜修復困難,提高食道癌的風險。
他表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6年將超過65°C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即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2019年發表的一項針對伊朗居民的研究更發現,每天喝高溫熱茶或熱湯的人,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比喝較低溫飲品的人高出90%。
如何知道熱湯的溫度會否傷害食道?他整理出下列3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1. 第一口覺得燙,就等一等
高溫會直接破壞食道表層黏膜,造成燙傷,一定要稍微放涼後再喝。
2. 先用舌尖試溫、再攪拌
舌尖比口腔內部更敏感,喝熱飲時可以先用舌尖輕觸湯匙或杯緣試試溫度,如果覺得燙,代表還太熱,應該再等一下。
3. 除了試溫,還可以用湯匙攪拌幾下
此舉可幫助熱氣散發,讓溫度降得更均勻,也可以先倒在杯蓋上測試溫度,如果小口啜飲還是覺得燙,就再等一下。外面買的熱飲,拿到手別急著喝,應靜置5分鐘,讓溫度降至適合飲用的程度。在家燉湯或煮湯剛起鍋時,也別急著喝第一碗。
4. 小口啜飲比大口吞嚥更安全
大口吞嚥熱湯容易讓高溫直接接觸食道,短時間內造成較大的溫度衝擊,甚至可能傷及更深層的組織。最好的方式是改用小口啜飲,讓熱氣在口腔稍微分散,減少直接燙傷的風險。另外,喝湯時避免快速連續喝下,可以每一口之間稍作停頓,讓食道適應溫度。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KxYAC2WAU&t=101s
▼「長壽密碼」曝光!不是重訓!復健醫肯定"1類運動"預防糖尿病:超慢跑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門檻超低70歲也能跑!(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