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季GDP成長5.4%!紐時:關稅實施衝擊出口 經濟成長恐受阻

編譯連國程/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威脅持續籠罩國際社會,他22日受訪時表示,對中國商品徵145%關稅太高了,將大幅調降,但不會降到零。中國面對關稅壓力,經濟成長動能似乎未受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資料,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相較去年同期增長5.4%,《紐約時報》分析,原因是中國政府祭出補貼措施刺激消費,加上許多廠商搶著要在關稅暫緩期間出貨,目前的經濟成長動能是否撐得住,還是未知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增長5.4%。(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中國商品被川普課徵145%關稅,許多工廠在4月陸續暫停營運,也讓民眾擔心失業率會上升,《紐約時報》引述中國官員跟經濟學家分析,目前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增加國內消費支出、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因為許多企業已經陸續將產線移出中國,習近平宣示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刺激消費,民眾購買電動車、家電跟3C產品都能享有補貼,然而民眾對於增加消費支出仍保持謹慎態度,因為中國房市從2021年以來大幅下跌,衝擊中產階級跟富豪,許多家庭現在是勒緊褲帶過日子,生活開銷能省則省。

除此之外,部分企業逆勢增加國內投資,擴建廠房跟設備,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5年第一季製造業投資的金額比去年同期增加9.1%,然而這樣還不足以抵擋關稅海嘯,報導引述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表示,「關稅將對經濟成長造成阻力,但政府會找到辦法彌補受到衝擊的出口貿易」。

中國人民銀行也出手維持貨幣穩定,23日將美元兌換人民幣的中間價設定在7.2116兌一美元,《紐約時報》分析,適度將人民幣貶值可以降低中國產品出口的成本,增加競爭優勢,然而若面對超過100%的關稅,貨幣政策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

從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中國跟美國的貿易戰打得不可開交,習近平上週接連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跟柬埔寨,並簽署逾105份合作協議,要將衝擊降到最低,但也鬧出許多風波,習近平16日與馬來西亞元首易卜拉欣會面時,竟當場拿出小筆記本「讀稿」,易卜拉欣顯得相當困惑,這段畫面引發輿論譁然。習近平出訪馬來西亞期間,所到之處都有嚴格安全管制,也引起許多民眾抱怨。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中國 經濟成長 關稅 消費 房地產 一鍵看世界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