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端4000億美元換低關稅?賴清德「基於保密協定」:無法說明盼見諒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並接受媒體提問。(圖/記者劉秀敏攝影)

▲總統賴清德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並接受媒體提問。(圖/記者劉秀敏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美東時間7月31日簽署調整互惠關稅稅率的行政命令,其中台灣適用稅率為20%。總統賴清德今(1)日上午也召開記者會回應,針對外傳我方將端3、4000億美元來換取低關稅,賴清德表示,基於雙方的保密協定,還沒有辦法跟社會大眾說明,敬請見諒。

總統府今日上午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身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的行政院政委楊珍妮出席與會。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談判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的談判當中爭取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這部分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跟台灣進行談判,目前談判已經完成了技術性的磋商,但是因為最終的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的稅率,這個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媒體關注,關稅談判雖然有許多細節不宜對外宣布,但外傳我方將端3、4000億美元來換取低關稅,此傳言是否為真?以及談判時在工業、農業最想守住的底線,針對半導體232條款與供應鏈等談判,想要爭取、換取什麼?台灣有何優勢、籌碼?

賴清德表示,世界各國都一樣,在跟美國談判時,都有想要保護的產業和利益,而台灣在談判過程中秉持四個原則:保護國家、保護產業利益、保護糧食安全、保護國人健康。他也提到,最終目標是爭取對等關稅能合理、對台最有利,同時爭取232關稅對台灣ICT、電子零組件產業不至於造成衝擊,也希望在談判過程中,能夠深化台美經貿合作,同時促進在國安、科技以及多元領域的合作,創造台灣跟美國長期的利益。

至於有無投資、多少金額,賴清德則說,因為還在談判,基於雙方的保密協定,還沒有辦法跟社會大眾說明,敬請見諒。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