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芥末竟不是哇沙米「9成是假貨」 醫:沾生魚片無法殺菌

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

普遍人吃壽司都會搭配哇沙米。(圖/翻攝自Pixabay)

▲普遍人吃壽司都會搭配哇沙米。(圖/翻攝自Pixabay)

嘉義一間壽司店日前爆發消費糾紛,起因是消費者指控店家未告知2份哇沙米(山葵)要價300元,目前雙方對槓,也已對簿公堂。事實上,普遍人吃生魚片都會加哇沙米,認為有殺菌效果,不過醫師闢謠,真正的哇沙米「山葵」確實能抑菌,但不能殺菌。而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報導,市面上和日本餐廳裡9成以上的哇沙米,都不是真正的哇沙米,而是由另外一種叫做「辣根」的植物調配而成。

醫師蒼藍鴿(吳其穎)曾表示,芥末(Mustard)跟哇沙米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是以訛傳訛、完全錯誤的資訊。大眾常接觸到的「芥末」,是美式餐廳中使用的黃芥末醬,這種芥末是由芥菜類的籽經過研磨後,再加上水、醋或酒等調味品調製而成的。芥末醬會有刺激性,但本質上與山葵或辣根是完全不同的。

蒼藍鴿指出,一般人會將綠哇沙米稱作芥末,但「真正的哇沙米」是由山葵所製成,正統、高檔的日本壽司店都會使用。現今許多店家所使用的哇沙米、超市可以買到的哇沙米粉末等,其實不是由成本較高的山葵所製作,是使用一樣有嗆鼻味的「辣根」加上綠色食用色素的仿製品。

山葵與辣根大不同

▲山葵與辣根大不同。

蒼藍鴿透露,山葵(哇沙米)、辣根,兩者所含的辛辣成分「異硫氰酸鹽」,某些研究證實,確實能「抑制」細菌生長。因此含有細菌的生魚片沾上哇沙米,細菌生長速度可能會變慢,但細菌還是存在生魚片裡並不會死掉,只是分裂繁殖速度變慢而已,坊間流傳的「殺菌說」,只能抑菌不能殺菌。

蒼藍鴿說明,生魚片本身的新鮮度、處理過程才是關鍵,若處理過程不當或保鮮不當,導致生魚片上有許多細菌,這些細菌可能會入侵腸胃,導致上吐下瀉,或將寄生蟲吞入肚,造成寄生蟲感染,造成腸胃不適等慘案。

此外,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也提醒,生魚片應在攝氏零下35°C以下冷凍15小時,或在攝氏零下20°C冷凍7天以上,才能將寄生蟲殺死。至於生食和熟食用的刀具、砧板應該分開,避免二次污染,更不要認為芥末、醋、醬油、辛香料能殺蟲,該說法毫無科學實證。

#哇沙米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八炯、葉霸、罷團相挺!傅崐萁究責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