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牙齒「1狀況」不理 失智風險增3倍 醫示警:牙爛腦也殘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現代醫學發現,牙齒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示意圖/Pixbay)

▲現代醫學發現,牙齒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示意圖/Pixbay)

牙齒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中醫師胡乃文表示,日本研究發現,牙齒掉落後不補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增加3倍,原因在於人缺牙後容易只吃流質食物,咀嚼次數減少,就無法有效刺激大腦中的「海馬迴」,導致海馬迴萎縮,進而導致失智症。

中醫師胡乃文在其YouTube頻道指出,預防失智可以從保護牙齒做起,牙齒掉了不補,可能會失去保護大腦的防線。一間日本醫學研究所將長者分成「健康」、「認知障礙」、「阿茲海默」3組,發現阿茲海默組的牙齒數量只有健康組平均的1/3,且掉牙時間比健康組早20年。該研究顯示,若很年輕時就掉牙,又未及時處理,失智症風險就會比較高,最多會達3倍。

胡乃文說,咀嚼能活化大腦。牙齒不好的長者,很容易越吃越簡單,甚至只喝粥等流質食物。當咀嚼次數變少,不只影響消化,還容易讓大腦主掌記憶的指揮官海馬迴退化,海馬迴若是萎縮,就容易導致失智。

他表示,刺激海馬迴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咀嚼,日本有研究指出,咬2分鐘口香糖就能活化海馬迴。此外,每次吃飯咀嚼20~30次,牙根受力會影響牙周膜的微血管,幫助血液流進大腦,維持記憶力和思考力,「所以,人若缺牙,這類刺激就會減少,海馬迴可能會提前退休。」

他建議,民眾可於飯後叩齒36下,即嘴巴微閉讓上下排牙齒輕輕互叩,疏通口腔經絡,但力道不能過猛。此外,每天至少要徹底刷牙一次,同樣也不能太用力,否則會導致牙齦萎縮。民眾若想活化大腦,可以吃富含鎂的食物,例如全穀類、魚、綠葉蔬菜、堅果種子、黑巧克力、豆類。

#失智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