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不是吃太多!研究揭「中年發胖元凶」:狂跑步反更慘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中年發胖幾乎是每個人的宿命。(圖/Pixabay)

▲中年發胖幾乎是每個人的宿命。(圖/Pixabay)

中年發胖幾乎是每個人的宿命,一般人認為是因減肥不夠努力,但醫師張家銘表示,其實是慢性發炎造成脂肪細胞「內亂」,導致免疫細胞過度反應、發炎,整個脂肪組織進入「慢性發炎」的狀態。這不只是讓人變胖而已,更導致胰島素阻抗、脂肪堆積、代謝功能失調,是多種慢性疾病的開端,「所以,不是因為吃太多才胖,而是因為脂肪細胞持續發炎中。」中年人在努力減重前,應該先讓細胞冷靜下來。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一般人在3、40歲,常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規律,脂肪卻依然堆積,腰圍、血糖、膽固醇均上升。讓人懷疑自己,是否不夠自律。2025年最新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中年發胖的關鍵,不在於減肥,而在於體內「慢性發炎」。

這項研究發現,造成中年肥胖的元兇,可能是一場脂肪細胞與免疫細胞之間的「內部溝通危機」。當人年輕時,脂肪組織中的脂肪幹細胞,會釋放出細胞外囊泡。它們就像細胞之間的小型對話框,負責傳達「和平、休息」的訊號,讓脂肪裡的免疫細胞,保持穩定,不亂攻擊。

但到了中年,脂肪幹細胞老化,釋放出來的細胞外囊泡變少,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收不到訊息,於是過度反應、發炎升高,脂肪組織進入「慢性發炎」的狀態。這不只是讓我們變胖那麼簡單,更會推動胰島素阻抗、脂肪堆積、代謝功能失調,是中年開始「失速」的開端。

他表示,解決中年發胖,不是減重,而是修復發炎訊號,未來減重治療會走向「訊號修復」而非「熱量控制」的時代。

張家銘表示,在飲食上,人可以多補充可抗發炎作用的食材,例如富含Omega-3的深海魚、亞麻籽油,及含有多酚類的綠茶、薑黃、莓果等。它們不但能降低發炎反應,也能穩定脂肪幹細胞的功能。

運動也很重要,但不用太激烈。間歇性有氧與阻力訓練更能促進脂肪細胞代謝與幹細胞修復,而不是一天跑10公里這種反而對中年身體產生壓力的做法。

更不要忽略睡眠與壓力。因為慢性壓力是發炎的溫床,而長期睡眠不足會進一步干擾幹細胞功能。減肥不只是身體工程,更是情緒與作息的平衡修復。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